【真共居】你平租、我设计 建筑团队寻良心业主 实现港式共居
香港楼价高企,近来愈多人提出共居作为其中一种解决办法。共居原本的概念是将营运和装修的巧思,让房子不只用来睡觉,更是建立生活和人际网络的地方。但当政府高官提出由政府办㓥房以复兴“七十二家房客”的“传统”、市建局在旧区重建后发展的“纳米楼”单位太小放不下洗衣机而另辟共用洗衣房、有建筑团队买下红磡和旺角的唐楼并出租床位予年轻人,全部都似乎跟“共居”相关。
一直专注于社会设计的建筑师组合 HOUR25,亦正实行共居计划。他们不断深思如何发展“具香港特色”的共居,真正做到“社区畀钱起自己的楼”。
香港特色的合作社房屋易入门版
年初,HOUR25 获MaD创不同的“创意产业工作者亚洲交流计划”支持,到首尔考察社会建筑,其中一个目的地是当地以合作社模式经营的村落城眉山。会员认同城眉山的理念便可加入,成员集资以建房子及以成本价出租予有需要家庭,其他设施如学校、超市、社区中心等全部可以共同享用,收益全数用于社区发展,背后没有大业主和领袖,日常大小决定都得商议直至全部人达成共识。这乌托邦模式在首尔运行了20年。但成员黎永锋认为,这种形式在香港难以实行:“牺牲个人成就社区的代价太大了。”
上集:【真共居】港建筑师考察韩国:在港实现乌托邦式社区,可能吗?
但非牟利、将房子拥有权和使用权分开的合作社房屋,其实在香港并不是妙想天开。50年代起公务员成立合作社,政府以低价批地,由合作社成员支付房子建筑成本。房子的业权归合作社,居民不能转让。现时还有61个公务员合作社未解散。前立法会议员姚松员就多次提倡复兴这种建屋模式,以对抗地产霸权,提供可负担而能长期居住的房子。
阿锋同意这种模式。“香港人口密集,如果要由居民集资起楼,最少起到40层、200户才起到一幢。要找200户相同理念的人搞城眉山模式,等一世都等唔到。在香港,只要这200户认同房子不能转让就可以住在一起。”
提供专业设计服务 吸引良心业主参加共居
阿锋和他的HOUR25建筑师们,正向这个终极目标一步步努力。在40层的合作社房屋真正落成以前,他们已著手尝试过渡方法。他们正在联络一些业主,以稍低于市价的租金租出房子让他们打造共居,而他们则以比市价略为便宜的价格,提供建筑设计服务,特别是当中不少接洽中的房子都是市区旧楼,需要修缮,所以业主都对他们的提议感兴趣。现时欠缺的是装修材料的成本,他们正努力筹募50万启动共居。
他认为在香港这个寸金尺土的地方搞共居,一方面既能重建邻里关系,另一方面也有现实需要。“香港现在的居住环境已经太差了,一些基本的私人空间一定要有,每个人或每个家庭都要有自己的房间,这是不能妥协。但除此以外,如果我们能重叠土地用途,如8户一户一个厕房厕所客厅,变成共用三个厨房厕所客厅,这除了是让重建邻里关系之外,重叠土地用途更能悭地方补贴租金。”
共居不能牺牲生活条件 也不能有业主赚大钱
表面上听上去,就像市建局说为了悭地方悭钱,新建住宅就要共用洗衣机一样,但这背后有根本性的大不同。“共居的背后,是不能够有个大业主赚大钱的。终极目标是用社区的钱做属社区的房子。”目前亦有一个建筑师团队斥资买下旺角一幢唐楼,将项目名为“书汇”,打著共居旗号以学生宿舍形式出租。也有些比较小规模的实验,如西环的“大桐共居”招募对社区有共同的街坊,以低于市价的租金入住。
讲共居,最难的就是找良心业主。阿锋觉得,说难不难。曾经跟一名业主倾妥出租三层高的村屋让HOUR25尝试共居,但最后临门一脚业主退缩。他们正在联络一些旧区唐楼业主,待尘埃落定时公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