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景邨工场大厦】理大生设计立体书 记录全港唯一“邨中厂”
“香港不断变,好像没什么可以留低,有没有一些空间,能留下岁月的痕迹?”理工大学环境及室内设计系毕业生高嘉嘉问。她选择以荔景邨工场大厦为题,走进这全港唯一的“邨中厂”,访问在内建厂逾四十年的何伯,找回生活与建筑的关系,把资料记录成书本。
走进别人长久生活的空间,也是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她笑说,“这个项目未必很功能性,即使只是记录一个空间,甚至一个用家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在它消失以前。
荔景“邨中厂”又名荔景邨工场大厦,1975年建成。当年港英政府希望建造一个工厂、商户、住屋齐备的小社区,把工厂大厦设于屋村内,荔景邨便是其实验场地,也是香港现时唯一一个邨中厂。现时制造业不再兴盛,但这里还保有一些旧式厂房、货仓,也有些新进驻的小型工业。
她的作品《Factory 105》像本立体故事书,打开有Pop-up图画,“记录”了荔景邨中厂105室由1975年建成,至2047年的环境转变,这小单位仿似香港数十年来的缩影。现在只是2017,往后的时日又怎样纪录?她把书分成两部份——1977-2017是何生在荔景“邨中厂”105室的生活记录,2017至2047则是她素未谋面的林生,忆想他未来的处境;在虚构与纪实间说“邨中厂”的香港故事。
见证70年代工业起飞
她向记者展示她整理的时间线,“这是由1947年至2017年,是一个人的七十年,也是香港经历了什么。”制水、六七暴动、工业起飞,去到香港回归,这些同时是何伯的一生。
何伯是当年首批进驻的租客,先后做过手表零件、装嵌,和塑胶玩具等生意,他和他的105单位,与香港共同成长。“七十年代,工厂对面就是海港,也是他生意最好的时候。1988年,生意开始下滑,葵涌五号货柜码头也建成,挡住了他窗外风景。到现在,他已经不怎么用工厂,里面好乱,他只留门口位置和孙女玩、和我们这些闲杂人等倾偈。”
何伯在这单位内的生活,彷佛与窗外景观转变同步,这六百多呎的室内空间,也随著他的生活一同改变——繁华的工厂逐渐冷清,如今成为像博物馆般的旧货仓,待人参观。环境、人、空间,三者紧紧扣连。
这单位像是时间囊,她说,工厂环境凌乱,但何伯总可随手拿起一件物件,讲起故事来。“这个模是以前做塑胶玩具用的、这凳是几岁开始坐,每件物件的故事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他拿些三、四十年前做手表的零件给我看,送我,我们现在表坏了就丢,他却连这些零件也留著。”她说,“香港装修两、三年变一次,但这里是四十年不变,不同年份的历史都在一个空间里面。”
他说:有人想做返塑胶玩具
书的第二部份——2017至2047则是林生:“我和何伯访问期间,他说有个旧拍档的儿子想做返塑胶玩具。”她便以这素未谋面的林先生为对象,延续105室造玩具者的故事。
“我做过资料搜集,推测2037年荔景邨中厂还未清拆,但外面的环境已经全部改变,就连货柜码头都消失。”她说,“到那时候,香港的室内设计和自然环境的连系应该很少,我假设林生很希望和大自然接触,但只能够透过光影去感受。”
她推想林先生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窗外的货柜码头变成了高楼,视线被阻挡,只剩一丝阳光每天照进房间,到了下午五点,树影刚好落到他工作的书台前面,他就知道时间,这也是他在这空间中,和大自然唯一的互动,这也是她个人的生活感受。“比如我在家看书,感觉到阳光移动变化,靠外面自然环境就知道时间转变。”
“很多时候设计是第三者的角度出发,少了用家第一身使用空间的感受,设计变成一个硬件,少了对生活的感受。但其实当你代入别人每日的生活,每日的阳光都是这样,你会感受到。”空间设计,和人的连系不可或缺;人在使用空间,空间也纪录人的生活。想像别人的处境是人性化设计的开始,也是进入一个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