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街市买𩠌难(一)】天水围师奶买𩠌嫌领展贵 远征深圳

撰文: 吕嘉丽
出版:更新:

“好想好想好想,天天都想,但想不到。”
住天水围的阿惠不是想买车买楼想发达。她朝思暮想的是一个公营街市。全港有101个公营街市,平均每区有五至六个,但元朗区的公众街市集中在元朗站一带,天水围三十万居民没这样的“福份”,一个公众街市也没有。
天水围有六个街市,当中五个属领展。有居民批评领展的街市策略,领展去年底曾对传媒表示,市民仍有其他渠道买𩠌:“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有不同的渠道甚至有网购。”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天水围北的收入中位数只有约9000元,比全港少3000元。这些基层师奶,有多少会网购?
于是,师奶唯有用自己的方式买平𩠌--除了跨区到元朗﹑屯门及荃湾的食环街市,阿惠每个月会远征深圳湾一次,买够一个星期的𩠌。

(江智骞摄)

天水围街市贵且选择少 跨区买𩠌很平常

93年,阿惠和丈夫由家乡合肥移居香港,初时居住在洪水桥的徙置区,后来政府清拆,他们十多年前迁入天水围天悦邨。

阿惠虽然移居香港二十多年,但北方口味依旧,喜欢吃辣﹑面条及水饺。领展外判给现代管理的颂富街市离家只有五分钟,但她嫌贵,唯有“买少点﹑买平点。”常常买薯仔﹑豆腐,“加点辣椒就好味”。

天水围社区发展阵线去年七月的调查发现,天水围街市物价比屯门﹑元朗及湾仔区的贵一成,其中牛肉价格及鸡蛋价,分别较元朗高近四成和近七成。

天水围街市给她的烦恼不止贵。有街坊怀疑,有些领展街市中几档同属一个档主,卖一样的货品,结果食品选择非常有限。翻新后的天盛街市如超市般高级,卖的红酒及芝士对她来说都是无用之物。

于是阿惠每星期都每去元朗或屯门买𩠌一次,但因为她住得不近轻铁站,轻铁线停站又多,她到元朗或屯门光是车程来回都需个多小时。阿惠并非孤例,2013年工党一项调查发现六成天水围居民会跨区到元朗、屯门以至深圳买𩠌。

每次远征深圳,阿惠都要转几次车。

深圳湾口岸成师奶救星

于2007年7年启用的深圳湾口岸,竟成为天水围部分基层师奶的救星。

阿惠从街坊口中得知深圳湾的街市买𩠌平,便跟街坊试试,结果成为多年习惯。每逢过时过节,两个儿子回家吃饭,她为了加𩠌便会远征深圳,拖著手推车一次过买十几斤𩠌,二三百元足够吃一星期。

阿惠每次往深圳买𩠌,六时多就会起床,七时去到小巴站才能避过上班时间的人潮。她试过八时多才等巴士,等了近半小时才能上车。十多公里的长征由天悦邨开始,乘小巴﹑过境﹑再乘巴士,路途曲折,最快都要四十多分钟。阿惠上深圳买一趟𩠌来回都要近三小时,车费来回26至28元。

鱼档老板说:“星期六日特别多香港人过来,起码一天廿多个光顾。”(江智骞摄)
顾客徒手拿起看中的黄鳝。(江智骞摄)
店员现场剥蚝后只放进水里保存。(江智骞摄)
阿惠附近的颂富街市不卖薯粉,平时要走到另一屋邨买,但深圳更便宜。(江智骞摄)

阿惠首先到杂货店买了豆腐﹑薯粉﹑百叶及豆鼓。天水围颂富街市不卖薯粉,百叶更要出到元朗的上海店才能买。老板娘说:“31蚊。”,阿惠不忘讲价:“30蚊啦,认识了那么久。”男老板说:“30蚊不行呢!”老板娘伸手握阿惠的手,“我们是小生意啦。”阿惠最后屈服:“好好好。”这种一元半块的角力,不断在各个老板与阿惠之间来回。

无论讲不讲价,深圳的𩠌还是比天水围的便宜。记者于3月1日到访颂富街市,阿惠在深圳买的十多种𩠌中,六样颂富没有卖,包括百叶﹑莴荀 ﹑黄鳝﹑泥鳅﹑薯粉及葱头 。

后海菜市场的货品种类比天水围的颂富街市多。(江智骞摄)
天水围街市及深圳街市价格比较
  后海批发市场 颂富街市(领展)
韭菜 4/斤* 12/斤
菠菜 6/斤* 16/斤
8/斤* 16/斤
鹌鹑蛋 7/盒 12/盒
豆腐 4/斤* 5/块

*大陆一斤约13両。深圳价格为人民币,香港价格为港币。参考3月3日汇率,每百港币兑人民币为0.84。

市场内到处高挂著“放心蔬菜”﹑“货真价实”﹑“文明经营”等标语。(江智骞摄)
“将来老了动不了身,就吃少点,没办法。”
阿惠

选择被剥夺 困在围城里买贵𩠌的老人

拖著十多斤𩠌,阿惠脚步仍然轻快。一个人搬起十多斤重的手推车上落巴士小巴,另一边肩膀也背著大大的环保袋。买𩠌难,大概世上的师奶都是这样练出一副好身手。

阿惠夏天不上深圳买𩠌,天气太热,“菜买回来都烂了”,所能以一年只有六个月能买平𩠌。60岁的阿惠身体还算好,但她亦觉得上深圳买𩠌辛苦:“都无办法,平了三成,辛苦都值得。做什么都要付出代价,对不对?”

后海批发市场的两层高,人潮熙来攘往,很多档口没有正式的货架,光以发泡胶箱陈列货品,放在地上。市场一层有百多个档位,中间没分有墙或板分隔,通道只有三尺左右,上落只有斜路,路面稍为湿一点也容易滑倒。

她知道天水围有些老人家不太能走,跨区买𩠌太辛苦,只能留在天水围买𩠌。她也预见自己再过些年身体没那么好,也就不能动辄为一个月回家一两次的儿子远征添𩠌,“将来老了动不了身,就吃少点,没办法。”

后海批发市场挤满人头。鱼档档主说每天有二、三十港人光顾他。(江智骞摄)

争取建食环街市多年不果 阿惠:“不能灰心”

领展街市当道,货品种类少又贵。记者问她想不想天水围有个食环街市。“好想好好想好想,天天都想,但想不到。”阿惠答。阿惠因为关注天水围缺乏街市,四、五年前加入天水围社区发展阵线的争取天水围食环署街市关注组,可惜一直“没头绪﹑没下文﹑没声音”。

08年后,食环便没再兴建过街市。自2011年起,多地地区组织及立法会议员也倡议过在新市镇如天水围﹑东涌及将军澳兴建公营街市,这些地区的共通点是欠缺街道,商店集中在商场,而商场又大多由领展管理。过往多个调查指出这些第三代新市镇街市物价比其他区域高。

“四﹑五年了,街站摆过﹑联署过﹑请愿过﹑去立法会旁听过,都没消息,不知道几时才等到。”有些街坊灰心了,渐渐淡出关注组的行动,阿惠明白:“是灰心,但也不能灰心,不然过去的努力就白费啦。”

食物及卫生局新闻组回复指,当局已检视各区(包括东涌、天水围及将军澳区)的情况,现时没有计划兴建新街市。

阿惠的手推车装著十多斤食材。舟车劳顿为了买𩠌,她深知年纪渐长,不能再如此跨境买𩠌,到时唯有少吃点。(江智骞摄)

08年,审计署抨击食物环境卫生署管理不善,令部分街市空置率高企。一直以来规划署对于食环起街市有清晰指引,规定须为每10,000人口提供40至45个档位。但09年规划署将指标改为“除了考虑有关地区人口外,亦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包括人口组合、社区需要、附近公营及私营街市设施的供应、新鲜粮食零售店的数目,以及区内市民对于保留小贩区的意愿等”。这些“相关因素”如何介定呢?食环署为何08年起没有再兴建街市呢?下一篇文章会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