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港大医科面试转新玩法须过4关 争议伦理时事题应这样答

撰文: 朱韵斐
出版:更新:

想考香港大学“神科”医学系?除了要文凭试(DSE)成绩优异,面试也是重要一环。港大医科今年起推行新面试模式,由小组讨论转为“过4关”,考生每关卡要独自面对考官,回答道德伦理、沟通技巧、时事常识和批判性思考4大范畴问题。港大医学院副院长(教学)刘泽星向传媒透露,分享部分面试题目和优异面试答案。下月DSE放榜后,考生还有一次机会改选课程机会,有意转考医科的DSE学生就要留意以下贴士。

考生有两分钟预备时间,在门外透过电子仪器阅读面试题目;再在到房间里进行约6分钟“一对一”的倾谈,如此类推进行4次面试。(港大医学院提供)

香港大学“神科”医科每年只收235名医科生,单靠文凭试(DSE)成绩优异并不足够突围而出,面试表现标青也是重要一环!过往港大医科面试以10位考生为一组,进行一中一英的小组讨论,全程约1小时。2017/2018年度起,港大内外全科医学士及护理学学士课程,转用新面试方法“迷你多站式面试”(Multiple Mini Interview,简称MMI)。

港大医学院前院长杨紫芝教授本月亦有“落场”做面试考官。(港大医学院提供)

考生会轮流到4个面试站,分别派以道德伦理、沟通技巧、时事常识和批判性思考的问题,除了时事以中文回答,其余3站需以英文作答。每个面试站设有2分钟预备题目时间,其后有6分钟“一对一”与考官倾谈的时间,4个站总加约32分钟。两星期前,学院已为约400名报读医科的应届DSE考生面试。

新模式下考生难逃避弱点

香港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教学)刘泽星透露,以往20位老师在一个下午就可以完成400名考生的面试,今年新模式出动了80位老师花两天才完成,能更深入了解每位考生。刘泽星说,有教职员跟考生倾谈看书话题时,发现有考生竟不认识“literature”(文学)这字,反映新模式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看出学生的弱点和优点,不像小组讨论中,考生能逃避回答自己的弱项。

新模式不再“一试定生死”

“现时有一个捐赠的器官,可以选择分配给一名高官、一个普通人或你的一名亲属,你会分配给谁?”这是其中一条道德伦理处境题,刘泽星忆述,其中一个优秀的答案是“器官分配给谁不是看社会地位或是亲属关系,而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专业指引作出的决定。”刘泽星认为,新模式更有机会选出具备“仁医”条件的医科生;新模式又不再是“一试定生死”,每位学生都会接受4名考官考核,令结果更客观。

至于时事问题,刘泽星透露会包揽最近至数个月前的新闻,了解考生是否持续关心社会,本月上旬考核的内容就包括最低工资、引入海外医生等;沟通技巧处境题方面,举例指,若同班同学报考医科屡尝失败,自己却一次成功时应如何安慰对方等。

刘泽星认为,新模式下每位学生都会接受4名考官考核,令结果更客观。(朱韵斐摄)
港大医科收生面试转新玩法,考生每关要独自面对考官,回答道德伦理、沟通技巧、时事常识和批判性思考4大范畴问题。(港大医学院网页)

Non-JUPAS考生面试形式不变

下月12日DSE放榜后,考生可以在指定时段内更改已选报的课程选择,若成绩理想又将港大医科调到组别A,就可能获得面试机会,这批考生要留意上述MMI的面试贴士。另外,非大学联合招生办法 (Non-JUPAS)的申请人面试形式不变,即沿用两个考官对1考生的个人面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