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尖子争夺战 曾批中大“走捷径” 港大医科课程最多浓缩1年
每年文凭试状元尖子均成两间大学医学院希望“争夺”的对象。继中文大学医学院“尖中尖”计划获教育局“开绿灯”,顶尖学生在经评估后可直升二年级,6年本科课程浓缩至5年完成。
另一边厢,香港大学医学院亦变阵。消息指,港大医学院下学年(16/17年度)收取的医科生,在三年级时可以选择到海外院校修读其他课程,医学院已接洽国际一流学府,供学生交流,即全数235名医科生可选择把课程由原本6年浓缩至5年。去年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曾以“教育无捷径”批评中大“尖中尖”计划,港大回复指改变课程是给予学生有时间上的弹性参与交流活动,教育由“无捷径”变成“有弹性”。
在334新学制下,两间大学医学院课程原本需要读6年,至第7年便可成为实习医生,完成实习才可以注册为正式医生。港大医学院的6年课程,过往把各医科科目分散编排在6年时间。据了解,2016/17年入学的医科学生,在课程上编排有改变,各医科科目会编排在一、二、四、五及六年级,共5年时间。在三年级时,则可以选择在到海外院校修读其他课程,本科课程变相浓缩最多一年。消息指,医学院已联络部份国际顶尖学府,供学生作海外交流或做研究,当中包括哈佛、耶鲁、剑桥大学等一流学府。
今届DSE状元人数甚少,只有4名学生考获7科5**级别。状元之一、有志入读港大医学院的皇仁书院黄灏森同学接受《香港01》访问,他透露,已知悉港大医学院的课程改动,认为可以更丰富学习经验,课程吸引。他知道中大亦有“尖中尖”计划,但港大医学院“比较多师兄,有人教路”,故首选仍然是港大。
中大去年推尖中尖 梁卓伟高调反对触礁
中大医学院早于去年公布,浓缩一年医科生课程的概念,被称为“尖中尖”计划,以“跳级”直入二年级吸引文凭试尖子报读,并可选择在完成五年级课程后,到海外交流或者作人道救援工作等。中大欲推出“尖中尖”计划,却阻力重重。当时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公开质疑中大的做法,可能违反医生培训规定,梁在镜头下质疑该安排犹如教育“走捷径”,要求教育局及医务委员会澄清,最终令中大煞停计划。中大的尖中尖计划今年终获教育局及医委会“开绿灯”,随时可“上马”实行。“竞争对手”港大医学院,于批评中大后,亦在16/17学年更改医科课程编排。
港大:学生弹性参加有兴趣活动
港大医学院回复称,因应334学制为学生带来额外空间,16/17年度起入读的医科生,可通过教学时间表的“调配”、个别单元“优化整合”,在不影响整体课程结构和不缩短学习年期的情况下,让学生在第三年有时间上的弹性参与适合自己志趣的学习活动,例如海外交流、科研实习、人道救援工作等,务求扩阔学生视野。发言人形容该项课程变动是“增润部分”,235位医科生亦可参与。港大再强调“教育无捷径”,学生从进入大学便应站在同一新起点,又认为大学应为每位学生提供发掘潜能的机会,而不应只倾向其中一小部分所谓“尖中尖”。
教育局、医委会未接获港大通知更改课程
教育局发言人表示,并未听闻港大有意更改其医科课程的结构,又指港大是独立自主的法定机构,在收生和课程设计方面享有自主权。局方称,大学应确保其课程安排能达致新学制的目标和要求,并善用因应落实新学制而获得的额外公帑资源。如涉及专业课程,其课程水平亦应满足专业团体的要求。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前提下,校方可自行设计课程结构,教育局不宜干预。医委会秘书处亦回应指,没有收到相关资料,故此没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