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呵欠会传染?研究指愈年轻愈常见 某类病人经常打呵欠
打呵欠不是人类独有专利,专家发现不少动物,例如猫、犬、马、猴子都有打呵欠行为,但是只有少数物种打呵欠有“传染性”,例如人类。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在2014年曾发表研究,发现愈年轻的人,愈常见出现“传染性”呵欠。原来柏金逊症等病人会较一般人常打呵欠。到底人为什么会打呵欠呢?
有关研究邀请了328个年龄介乎18至83岁,大约6成是欧洲裔,2成是非洲裔,1成是亚裔。首先每名参加者都要填写有关睡眠习惯的问卷,并接受人际反应指数评估(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了解同理心参加者同理心水平,以及情绪评估。然后,参加者被安排收看一条183秒,即3分钟的短片,当中包括17个人打呵欠镜头,以及4幅打呵欠硬照。
结果发现,222人即67.7%,曾经在看短片期间有1次或多于1次打呵欠。再计算他们其他打呵欠因素,例如睡眠习惯、年龄、同理心指数,结果发现25岁以下人士,有82%机会有“被传染”打呵欠;而25至49岁人士,则有只有6成机会发生“传染性”呵欠;超过50岁的人,“传染性”呵欠机会最小,只有41%。在统计学上,相信年龄对“传染性”呵欠有影响,不过研究人员强调,研究有限制,例如有些被记录下的呵欠,亦可能实际上是参加者自发的呵欠。
研究人员又指,有关结果清楚地表明了年龄与“传染性”打呵欠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至于其他因素,例如性别、情绪,并未找到与“传染性”打呵欠的关系。 研究人员认为,“传染性”打呵欠是无法解释,但广泛出现的现象,或有潜在的遗传影响。
部分疾病会频繁打呵欠
英国伦敦皇家布朗普顿医院呼吸系统科曾发表文章,分析人为什么会打呵欠。打呵欠相信是一种反射动作,涉及在脑干呼吸神经元(respiratory neurons in the Medulla)。疲劳、观察别人的打呵欠行为,都可以引起反射动作。部分疾病可能会有频繁地打呵欠症状,例如柏金逊症。在病人发生在癫痫症时,或使用用鸦片类麻醉剂时,会更频繁地打呵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