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430 竭力保透明
疫情期间每日四时半召开记者会,可能是不少市民心目中的共同回忆之一。原来直到去年9月最后一场为止,已举行了超过600次,可谓是香港最“长寿”的官方定期记者会。
每日举行记者会对于抗疫而言,到底有甚么作用呢?
撰文: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机构传讯)叶根铨
公众支持及参与,是防疫抗疫成败的关键,令大众掌握到疫情实况及发展,亦是共同抗疫的重要一环。医管局向来秉持“公开、透明”原则。在430记者会上,我们公布在公立医院内的确诊者数字、死亡及重症个案、病床使用率等,同时将相关数字透过新闻稿发放,并上载网页供媒体及市民查阅。
除了基本数据外,在疫情不同阶段,大众需要的资讯都会有分别。例如疫情初期,市民需要认识当时仍是刚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以及个人防御措施。及后,不论政府或医管局都推出不少新政策去应付这个前所未见的疫情,例如设立确诊个案指定诊所、设立定点医院等。官方代表透过疫情记者会,日复日向市民介绍措施,及提醒有关措施的重要性,可以加深大众印象,提高政策走入民众的可能性。
实施新政策一定会引来社会讨论。此时,430记者会就是一个平台,让媒体及官方代表就防疫政策交流。记者从公众利益角度出发,向官方代表发问,而官方解答问题之余,亦间接从问题中推测大众对于新措施的反应。加上疫情记者会是每日举行,这样一来一往能缩短过程,昨日的民情,得以在今日回应。就如第五波疫情时,急症室人满为患,医管局即时透过发言人安抚市民:“我们并没有遗忘任何一位病人,相反我们正想尽办法支援他们。”
当然,长达三年的抗疫战期间,消息满天飞,市民对于每日发放的疫情资讯亦会疲劳。如何突破资讯疲劳,取得大众注意力,考验了医管局新冠疫情430新闻简报会团队的功夫。久不久,我们需要拟定主题及作阶段性总结,令市民在资讯泛滥的茫茫大海中,找到关注点。
香港在疫情期间一直坚持每日举行官方记者会,430记者会得到了市民大众的支持,我们的“430团队”诚惶诚恐,心知仍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参与“430记者会”,无论对团队或整个医管局而言,实在是一次难能可贵的体验。即使疫情远去,这次珍贵的经验会加强医管局继续恪守公开透明的原则,保持与公众沟通,以应付未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