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港消费|议员倡设夜市推动经济 营造气氛改变港人生活模式

撰文: 江丽盈
出版:更新:

香港以往是不夜城,惟疫情过后,不少商铺提早关门,酒吧人流未回复畅旺,人们似乎已习惯早早归家。有议员建议设立具香港特色的夜市,吸引本地人及游客,有助推动经济之余,也可以营造气氛,“夜晚香港仲有地方玩,会出下街,食完饭又可以去下,改变返个生活模式。”

批发及零售界立法会议员邵家辉今早(1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去泰国旅行,他也会去夜市消费,“都系有嘢食、有嘢买”,相信夜市能成为特色地方,吸引游客,如香港举办类似夜市,也不止能吸引游客,并会令本地人有更多地方可消遣,带动本地经济。

邵续指,参考台湾、内地、韩国的经验,各地也不会只有一个地方有夜市,认为可以增加多些夜市,且这些夜市要具香港特色。政府在选择地点时,也要考虑到不能影响周遭居民,“(夜市)可以开夜啲,啲人行来行去,市民唔会有咩反应,咁佢地(到访夜市者)都会开心啲。”

邵家辉。(卢翊铭摄)

他认为,办夜市要常设于一地、还是朝桁晚拆,可以再讨论,但设夜市最重要是营造气氛,“夜晚香港仲有地方玩,会出下街,食完饭又可以去下,改变返个生活模式。”,又指“做旺咗个地方,附近铺头可能都会开夜啲。”

至于港人多北上消费,邵称不会用“竞争”去形容,反而视为“互相补足”,认为内地多个新兴消费地方有很多吸引之处值得学习,包括内地经营成本较香港低、相对价钱会较低,“我哋自己要检讨,都希望商户提供多啲特色嘢同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