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行|未够两周接逾50投诉 罗淑佩:万中先有一 研隧道加镜头

撰文: 何瑞芬
出版:更新:

不停车缴费服务“易通行”明日(21日)清晨5时将在城门隧道实施,运输署署长罗淑佩今日(20日)在电台表示,于青沙管制区实施“易通行”近两星期,每日约有6万车流,至今接获逾50宗投诉,形容“万中可能先有一个”。她称除车辆贴外,也有人手抽样核对,同时有技术核对车辆贴是否与驾驶者报称的车种相同,确保系统可靠,也正考虑再加强手段,包括在隧道加装镜头等。

她提到今年夏天会配合“三隧分流”不同时段不同收费,在三条过海隧道按次序实施“易通行”,先在东隧,之后在红隧,最后再扩展至西隧。

▼5月7日 易通行于青沙管制区实施首日▼

+8

部份车主驶至收费亭仍不自觉收慢

巴士车长忘记要驶至左线上落客

运输署署长罗淑佩表示,自本月7日在青沙管制区实施“易通行”后,该区每日约处理6万车流,与未实施前相若,车流属于正常,形容驾驶者对新措施“接受程度好、唔会特别好畅通或好塞”。

不过,她指有部份车主驶经停用的收费亭时仍会不自觉收慢,更有巴士车长不记得要驶至左线上落客,驶到中间突然记起停车,“好不便、好危险”。她表示已致电巴士公司,再三要求要加强训练。她指相信城隧实施后也会有相同程况,故会加派人手提醒。

罗淑佩表示,“易通行”实施初期、首三日投诉数字相对较多,目前总共有超过50多宗,但因每日有6万车流,即万宗可能才有一宗。

10日即系60万,有50几个投诉、万中可能先有一个,希望连呢啲都冇啦,但科技始终要适应。
运输署署长罗淑佩

罗特别提到有车主一分钟来回被收两次钱,指是人为错误,已要求隧道公司提醒员工,“呢个真系唔好意思。”

运输署署长罗淑佩(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的士扣隧道费甩碌 多涉安装问题

罗淑佩又说,与的士业现场实测后,超过92%无问题,部份的士放司机卡座位置或有不妥、甚至有司机放好卡座忘记插卡,或有“司机卡”但无安装卡座等,都会令“司机卡”无法扣帐,已提醒的士司机可参考运输署影片安装。

对于仍有少数车主未能扣帐,她称占极少百分比,强调要改掉跟车太贴习惯,又称有“三重保险”确保系统可靠,除车辆贴外,现时隧道公司会抽样约四分之一车辆作人手覆检,署方也有技术核对车辆贴与车主报称车种是否一致。她指仍有加强空间,或考虑在隧道内加装镜头。

▼将贴“易通行”缴费贴以应对遥距缴付隧道费▼

+3

城隧明晨封路半小时实施易通行 提醒新界要特别留意

“易通行”明日在城隧实施,罗指凌晨4时30分至5时会有封路措施作调整,在场警方会指示驾驶者行其他路,但由于新界的士唯一出沙田隧道只可行城隧,故由沙田出荃湾路线会十分迂回,收费也会增多,建议有需要市民可搭市区的士,署方已向的士商会解释。

三条过海隧道今夏实施易通行 东隧先行

罗淑佩提到由于青沙管制区、城隧及狮隧均都涉及沙田出市区,且所有车种划一收费,故在第一阶段推行,方便各方适应;第二阶段将配合“三隧分流”的不同时段不同收费,今年夏天在三条过海隧道实施,按次序先是东隧,之后是红隧,最后才到西隧;第三阶段则是大老山隧道及香港仔隧道,会在今年11月或12月进行,最后大榄隧道因仍属私人经营,故会在2025年政府收回经营权后才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