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地政总署查寮屋违规甩漏多 最离谱面积多一倍无发现
撰文: 黄卓然
出版:更新:
审计署发表最新一份报告,发现地政总署辖下7个寮屋管制办事处,巡查时出现遗漏。审计署在港岛区一条村落,实地视察已登记寮屋,发现有7宗新违规个案,其中有个案的违规扩建面积,竟达原来的一倍,由230平方呎变为460平方呎;而有个案的建筑物高度平均大增1.7倍,由11呎和9呎增至27呎,但寮管处竟然并无发现。
最新一份审计报告发现,地政总署辖下7个寮屋管制办事处的巡查行动,未能发现违规的已登记寮屋。审计署指,去年12月署方前往在巡查系统中属红区的港岛区某村作实地视察,留意到有50 个构筑物可能违反寮屋管制政策,并在实地视察后转介地政总署调查。
截至 2017 年1月,地政总署经调查后发现,有5 宗个案的构筑物位于私人土地上,并非已登记寮屋。至于其余的 45 宗个案,19 宗个案的已登记寮屋,被确认为不符合寮屋管,而地政总署在审计署实地视察前已得悉其中的12 宗违规个案,并正在对有关构筑物采取执管行动;而其他 7 宗个案为新违规个案。
用途更改 贮存变住宅
审计署发现,7宗新违规个案中的两宗,一宗个案中两间已登记寮屋的总面积,由690平方呎扩建至800平方呎,增16%;高度分别由 11 呎和 9 呎增至27呎,平均增加 170%。
在另一宗个案中,两间已登记寮屋的总面积,由230平方呎扩建至460平方呎,增加100%,高度分别由5呎和6呎增至 12 呎,平均增 118%,并且将用途由贮存改为住用,建筑物料则由木材改为混凝土或木材。
建议检讨寮屋牌照费
此外,审计署又指港岛及鲤鱼门寮管处的两支巡查队,9个月内合共465次巡查,只有2次记录发现违规情况;另由于违规资料只有纸本档案,当局难以评核整体情况。审计报告建议,政府检视自1972年以来未曾检讨和调整的牌照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