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病妇染疫死因 法医指死者有显著冠心病 其他疾病可加速死亡
撰文: 凌子淇
出版:更新:
患糖尿及肾病等长期病患的六旬妇人,在家等候隔离时猝死,死后被验出感染新冠肺炎,死因庭今(2日)传召法医作供,他指死者有显著冠心病迹象,若患其他疾病,可加速死亡。她的肺部组织有感染新冠病毒迹象,并有弥漫性气泡受损,这会导致她的呼吸功能受损,包括:缺氧、呼吸衰竭等亦可能导致她死亡。根据死者女儿的确诊日期等推断,相信她在过世前3天,即病征仍未出现时,已感染新冠病毒,惟无法说出确实时间。
死者吕淑娴(62岁)同住女儿于2020年12月9日因染疫被送往亚博隔离中心,吕被列作密切接触者,独留家中等候入住检疫中心,但在12月12日被发现倒毙家中。
肺部有感染新冠病毒迹象
法医潘伟明供称,吕的肺部、气管及鼻咽采样发现SARS-CoV-2核酸,即引致新冠肺炎的病毒,而其肺部有弥漫性气泡受损,属感染新冠的明显迹象。此外,病理科检验显示,吕曾服用治疗呼吸道感染药物,与她曾向女儿表示有流鼻水等症状脗合。
两冠状动脉有七成及五成阻塞
潘另指,吕的心室肥大,两条冠状动脉分别有七成及五成阻塞,有显著冠心病的迹象,严重程度虽然不会致命,但若患其他疾病,可加速死亡过程。他总结,吕的死因为新冠肺炎及冠心病,前者属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后者则是辅助性因素加速其死亡。
出现病征前应已感染病毒
被问到吕由感染至肺炎病发相隔多久,潘指新冠病毒只有3年历史,没有足够研究可以说明这点。但据其女儿确诊及隔离日子计算,可推断吕至少在死亡前3日已接触病毒,并非她声称出现病征当日感染,惟难以确实她在哪一刻染疫。
呼吸功能受损或促至死亡
潘续称,吕有弥漫性气泡受损,会导致呼吸功能受损,包括:缺氧、呼吸衰竭等,或促至死亡。由于吕被发现时已出现早期腐化迹象,从而推断她在前一日,即12月11日已死。
研讯下周一(6日)续。
案件编号:CCDI-367/2021(DK)
各名证人的主要供词。(详看下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