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摘野菇 加蒜洋葱爆香进食 两男女疑食物中毒送院

撰文: 黄卓然
出版:更新:

卫生防护中心今日(21日)公布,一对外籍男女怀疑进食野生菇类后 ,引致食物中毒。他们昨日(20日)进食在西贡采摘的野菇后,出现食物中毒病征,入住将军澳医院接受治疗,现时情况稳定。

本港有外籍男女进食野菇中毒。(Getty Images)

卫生防护中心指,初步调查显示,病人进食的野生菇类于昨日摘自西贡一处路边,地点为蕉坑。卫生防护中心正继续调查个案。个案涉及一名37岁的外籍男子及一名49岁的外籍女子,他们采摘野菇后,在家中以蒜及洋葱爆香野菇,惟进食菇类约一小时后,出现腹痛、呕吐、冒汗和腹泻等病征,入住将军澳医院接受治疗,现时情况稳定。

乱食野菇最严重可致死

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提醒市民,由于菇类难于辨别是否适宜食用,市民切勿采摘野生菇类进食。进食菇类引致的食物中毒一般为急性,病征通常包括短时间内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等肠道征状。因应不同的菇种,病人亦可能出现如大量流汗、幻觉、幻听、昏迷以致其他神经系统病征和肝衰竭,严重者更可能引致死亡。如怀疑因进食菇类引致食物中毒,应立即求医。如有剩余菇菌,应带同前往求医,以供辨识种类。

含有剧毒的小托柄鹅膏菌(食环署网页照片;照片由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学荣休讲座教授张树庭教授提供)

吃毒菇最严重可引起肝衰竭

香港中毒咨询中心前总监刘飞龙指,本港每年都出现数宗因乱食野菇中毒个案。他指,部分有毒野菇外型与可以食用的白磨菇相近,容易令人混淆,呼吁市民不要再采摘野菇进食。以香港常见的“毒鹅膏菌”为例,市民误服最严重可以引起肝衰竭,要换肝才可以续命。

毒咨询中心去年(2016年)曾发表研究,分析过去10年本港食菇中毒个案,由2005至2015年间,医管局共呈报67宗相关个案,当中1人死亡。年纪最小的食菇中毒个案只有2岁,该名男童在公园误食野菇。

50%食菇中毒案是野外采摘

67宗中毒个案中,有64宗找到中毒源头,当中34宗中毒人士是自行从公园、路边或山间摘取野菇进食后中毒,占51%。另外,14宗则从本地市场上买菇进食后中毒,占总数21%;有16宗从内地市场买菇进食后中毒,占总数16%。内地买菇进食后中毒的个案中,有1宗严重个案,中毒源头为黑粉孢牛肝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