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清倡香港法官赴京跟饶戈平学中国宪法

撰文: 李大炜
出版:更新:

全国政协委员胡汉清、香港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胡汉清出席中澳法学交流基金会举办的论坛时表示,《基本法》容许外藉人士在港担任法官,但认为法官必需理解《基本法》和中国宪法,“如果法官对《基本法》唔认识,对中国宪法唔认识,点去解释居港权,何德何能呢?”他建议法官受训时,可向基本法委员会委会饶戈平“学法”,了解《基本法》和中国宪法。

胡汉清建议法官受训时,可向基本法委员会委会饶戈平“学法”,了解《基本法》和中国宪法。(李大炜摄)

同场出席的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顾敏康分析社会撕裂的原因时就指,反对派可能是社会撕裂主要原因,批评反对派凡谈施政都把议题政治化,只要是中央政府对港政策必反对,认为他们“恐共”,又“破坏国民教育”,“利用司法覆核作社会运动手段”,呼吁社会“看清楚谁对社会撕裂责任大”。他指香港回归以来,一直获权威机构评为最自由或法治最健全的城市,属“何等的荣耀”,反映一国两制成功。他又指,港府和中央一直允许香港反对派存在,亦容许市民上街游行,是难能可贵的事情。

张鸣起指,近年一国两制实行时遇上“新情况”,但认为一国两制作为崭新制度。(李大炜摄)

京官强调一国是前提

论坛甫开始,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鸣起和中联办法律部副部长刘春华先后致辞。刘春华致辞时提到,近年有少数人于香港鼓吹港独,他引述已故领导人邓小平指,一国两制的核心是祖国统一,而“一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若有人提港独,一切将无从谈起。张鸣起则指,近年一国两制实行时遇上“新情况”,但认为一国两制作为崭新制度,《基本法》作为新法律,遇上问题可以理解,又指造成问题有多样原因,如历史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本土自身发展的局限,以及外来因素干扰,强调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香港的战略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