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助院舍明年准输入外劳 工联会忧恶性循环 促划一起薪2万元

撰文: 陈葆琳
出版:更新:

政府拟明年推出“特别计划”,容许所有安老残疾院舍,包括津助院舍输入外劳。工联会对此表明反对,忧虑引入大量外劳既不能解决行业人手问题,并造成恶性循环,除了令本地从业员生计受冲击外,院舍服务水平亦无从改善。

工联会今日(15日)发布研究报告,指政府首要工作是改善安老院舍员工薪酬待遇及工作环境,包括建议将前线护理人员薪酬划一至2万元或以上、缩短工时,并建议强化培训计划,搭建行业晋升阶梯,吸引本地劳工入行。

工联会忧虑安老院舍引入大量外劳既不能解决行业人手问题,更会造成恶性循环,冲击本地从业员生计。(陈葆琳摄)

本港安老院舍人手短缺,《施政报告》提出推出“特别计划”,适度容许输入院舍护理员。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早前透露,“特别计划”将扩大输入外劳至所有院舍,有别于以往只适用于私人院舍;并调整本地及外劳人手比例,以纾缓院舍人手压力。

输入外劳是“走错路”

根据统计处“工资中位数”资料,院舍护理员工资中位数一直低于全港平均水平,差距多年来超过30%。工联会职业训练及促进就业委员会主任陈邓源指,政府以扩大输入外劳解决安老院舍人手无疑是“走错路”,强调院舍护理员短缺的症结并不在于劳工不足,而是职位作为专业护理工作,薪酬待遇长期偏低所致。

报告建议政府将前线护理人员薪酬划一至2万元或以上,并将行业本来的两更制改为三更8小时制,同时增设夜班津助,亦提倡落实院舍使用乐龄科技,制订院舍全职及临时员工比例及改善院舍工作环境等,从而吸纳本地劳工入行。

工联会职训就业委副主任、立法会议员梁子颖表示,如进一步放宽外劳输入,行业将可能靠外劳作前线护理工作,长远将削弱和损害本地劳工的培训。他说,目前护理薪酬待遇反映不了劳动价值,而且缺乏职业上流阶梯,建议政府为行业搭建“由照顾作起点”的多元晋升阶梯,在保健员职系内增加职级,并让保健员衔接更高一级的“安老照顾专业”及“护理专业”专上课程,长远设立照顾专业职系,并将安老照顾资历逐步拓展至大湾区,丰富从业员事业发展。此外,工联会亦建议加强培训,例如将“护理服务启航计划”拓展至妇女、中年等群组,加强“先聘用,后培训”计划,建立一站式社区护理人才库。

他又提及,政府现时虽然已投放不同资源培训护理员,但资源不够集中,分别分散于职业训练局、雇员再培训局以及不同政府的计划,每间院校均收生不足,政府一直未能跟进。梁认为,倘政府能够集中处理,有一个“基地”培训员工,相信可有助行业发展,例如成立以安老事业为主的培训学院,集中资源重点培训本地青年,吸引新血入行。

忧输入外劳致雇主更不会提高薪酬请本地人

医院诊所护理业职工会理事长潘惠贤则指,输入外劳如不断被政府“扭松”,包括津院在内的雇主自然不会再提高薪酬聘请本地人、 亦不愿改善院舍环境、工时以至使用乐龄科技,届时要招聘本地人人行将更为困难:“长期倚赖输入外劳,当如果有一日外劳唔嚟嘅时候,我哋本地工人又退晒场,长者护理员年纪大,老年问题愈嚟愈多,政府又点解决呢?”她认为 ,外劳护理质素存疑,雇主剥削外劳、不恰当照顾长者的个案时有发生,增加外劳比例对于整体院舍水平亦构成影响。

工联会权益委员会主任丘燿诚形容政府现时的做法是“舍本逐末”,在未提升护理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以及行业晋升阶梯下,便先行扩大输入外劳,必然会影响本地从业员生计,工联会难以接受。他要求劳福局先交待如何提升本地安老从业员生计,而非大张旗鼓去扩大输入外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