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AI调查 主席陈锦荣:滴滴搜人脸资料被罚 与业务风马不接
AI人工智能全球普及,商家会收集消费者数据,透过AI运算归纳有利的销售模式。消委会今日(8日)发布针对人工智能在香港电子商务中应用研究报告,虽然有高达七成受访者活跃网购,但同时并不认识AI,有七成担心网店收集过多个人资料,四成因担心资料转移第三方而停止网购。
新任消委会主席陈锦荣指出,AI有如“双刃剑”,提醒商家必须清楚说明收集目的,及容许消费者拒绝提供资料,他又指内地租车公司滴滴曾因过份收集人脸别识资料被判罚款,他指租车公司与人脸资料“风马牛不相及”,担心资料会被用作其他用途,包括出售第三方。
消委会去年10至11月进行网上调查,访问了1,219 位曾浏览网店的消费者。调查发现,本地消费者在网购方面相当活跃 ,77%受访者每周或每日浏览网店或网购至少一次,但高达75%表示并不熟悉AI。
在保障个人私隐方面,七成受访者担心网店会收集过多个人资料,有60%从不阅读私隐政策,即使余下的40%会阅读私隐政策,但当中有43%依然存有忧虑,而停止浏览网店,担心网店收集太多个人资料,及转移给第三方机构等。
消委会亦检视了 112 间本地及非本地网店的私隐政策,只有 6间网店列明收集数据目的在于AI训练,有 6%至 10%网店会收集与交易没直接关系的数据,包括消费者的学历、收人、婚姻状况和就业状况等,有机会被视为超出适度。
消委会审视了四款常见AI软件,发现“生物识别技术”会收集人脸、指纹、声音等,一旦被过度收集,有可能被冒仿身份;而“AR 扩增实境”,会收集消费者行为数据;“聊天机械人”可能询问过多个人资料,例如在交易时,要查问年龄、婚姻等;“产品推荐”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自主权。
新任消委会主席陈锦荣称本港法规不足:AI有如“双刃剑”
陈锦荣形容,AI有如“双刃剑”,可促进经济增长,但若使用不当会令消费者蒙受损失,他认为商家必须清楚说明收集目的,及容许消费者拒绝提供资料,他指不少国家正修订法例针对AI应用,本港现行法规不足,期待港府会有全面性策略研究。
他又提到,内地租车公司滴滴,曾因过份收集人面识别等敏感讯息,严重侵害个人权益,被内地罚款80亿元人民币。他指生物资料近年经常引起争议,出租交通公具公司收集人脸资料,“风马牛不相及”,担心资心而机会被用作其他用途。
黄凤娴表示,消委会审视网店的私隐政策发现,阅毕政策平均20分钟,由于涉及因法律问题,字眼艰涩,文字冗长,“消费者即刻录落最底按同意,剔咗当睇咗,系唔理想”,建议商家设“鸡精版”让消费者容易理解,她强调消费者应该拥有自行决定消费模式的权利,不应由AI决定,商家要保留消费者选择权。
今年首7个月接获6984宗网购投诉 较去年同期升1倍
消委会今年首7个月接获6984宗网购投诉,较去年同期3427宗上升一倍,主要涉及网上订餐、购买电器、衣服等投诉,分别为延迟送货、产品质素及销售手法等,个别商户会单方面修改合约、更改送货时间,及自动取消单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