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装修投诉增三成 工程逾年始揭家私有蛊惑 海关授四招自保
小业主或公屋居民新居入伙,必定迫不及待装修成理想家园。香港海关今年首7个月,录得107宗家居装修投诉,较去年同期增加三成。有小业主经历一年之久的装修后,在收楼时发现“货不对办”,惟因工程历时太长举证困难。海关人员经调查揭发,屋内的橱柜、衣柜及家私都有“蛊惑”,其价钱、品牌、质料等与合约有出入,即使不是“次货”,涉案承办商最终涉违《商品及说明条例》定罪。
海关提醒小业主,要“货比三家”、“留意收费”、“书面记录”及“查证牌照”,以保障自身利益。
屯门新屋邨菁田邨及和田邨相继入伙,涉9,000多个单位,屋邨中有装修公司进行推广。海关上周五(2日)到菁田邨向新入伙居民派发传单,提醒谨慎选择装修公司。
即使非“次货” 与合约不符可被控违《商品条例》
海关今年1月至7月接获107宗涉及家居装修的不良营商举报个案,较去年同期82宗升约三成,其中一宗个案的装修工程已历时一年,但投诉人怀疑“货不对办”,并已对细节印象模糊,海关展开调查期间,细阅了逾百页合约、图则与相关文件,超过20多个小时与投诉人会面,最终找出“蛛丝马迹”,原来单位内的橱柜、衣柜及家私的价钱、品牌、质料等,与合约有出入,虽然未必是“次货”,但足以涉违《商品说明条例》中的“应用虚假商品说明”,涉事装修商人最终被定罪。
装修商巧立奏追加收费:拆门不包括拆门框
海关版权及商标调查科不良营商手法调查课监督蒋依莉表示,现时涉装修工程投诉类别主要有四大类,第一类是“装修费用”问题,差价由数万至几百万元不等,她指不良商户会在签订合约后,巧立名目追加收费,例如“拆门唔包括拆门框”,要拆埋门框就加钱。
第二类是工程项目“货不对办”,装修师傅可能会贪图便利,偷工减料,私下更改睡床宽度、橱柜高度、地板砖型号等,以减低成本;第三类是“先斩后奏”,“装修公司擅自增加项目,做咗先同顾客讲”,惟由于装修工程时间紧急,每当涉及钱财争詏,消费者往往只能无奈地接受。
第四类是装修公司“缺乏工程牌照”,“有啲商户为求生意,不惜信口开河,讹称自己系持牌或者系合资格嘅承办商。”待工程出现问题,顾客才知上当受骗。
海关提醒,任何人违犯《商品说明条例》的“应用虚假商品说明”以及“误导性遗漏”,一经定罪最高可罚处50万元并监禁5年。
货比三家勿贪平 书面记录任何改动
蒋依莉提醒消费者,选择装修公司时要货比三家,挑选信誉良好的承办商,“遇到报价特别平嘅承办商,消费者要格外留神,避免堕入不良商户嘅陷阱,得不偿失。”其次要看清报价单与合约内容,了解会否有额外收费;工程期间若有改动或有后加工,须以书面记录,不能轻信口头承诺;消费者亦应了解工程是否受法例规管,工人是否持有合格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