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岭高球场|球会称发展或致会所沉降促会员反对 本研社批无理据
粉岭高球场部份用地发展公营房屋计划再惹争议,继环境咨询委员会开会逾20小时未能通过环评报告后,城市规划委员会就拟议发展的公众咨询期,将于下周二(30日)届满。
香港哥尔夫球会上月起召开7次会员简介会,力陈球会对发展的忧虑及反对意见后,近日再去信近3,000名会员,促请他们向城规会提交反对意见,包括拟议发展将导致二级历史建筑的高球会会所构成潜在沉降危机,移植及补偿种植亦可能会危及濒危物种水松,更可能会削弱球会的整体生态价值,以及形成屏风楼,破坏城市自然通风。
本土研究社批评,球会并无提供科学理据支持潜在沉降的说法,直斥此举是制造公众恐慌,而破坏历史建筑价值评述亦远超现时政府对历史建筑的标准。该组织又称,球会今次动员非富则贵的会员向政府施压,是要迫使政府继续向球会续约粉岭高球场,促请政府如期收回土地。
香港高球会上月18日向会员发信,指为向会员简介粉岭高球场拟议发展在城规会的下一步流程,会在深水湾和粉岭球场举行7场中、英文简介会,会上有球场委聘的顾问专家详述政府的发展方案和球会的回应,最后一场会议昨日(22日)于深水湾球场举行。
球会本月12日再向会员发信,提醒城规会就拟议发展的公众申述期限将于下周一(29日)下午5时截止,强调球会将会强烈反对发展方案,但忧虑会有不少支持在用地建屋的陈述,故“强烈鼓励所有会员和友好”去信城规会反对方案。
球会:球场是“活古迹”
信中附上球会专家顾问建议的反对理据,主要分为8大部份,涵盖文化遗产问题、对高球发展的影响、对环境生态的影响等,包括拟议发展会对作为“活古迹”的高球场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更称拟建的高楼大厦将会对被评为二级历史建筑、在1914年落成的高球会会所构成潜在沉降危机,惟并无解释有关说法的科学理据。
信中附上的另一份球场背景资料更提到,粉岭旧球场(old course)是“不可切割”,提到里面的会所和小食亭(Pavilion)已分别被列为二级和三级历史建筑,形容整个球场已成为本港举足轻重的“活古迹”(living heritage),惟当中位于蝴蝶园后方的小食亭、球会会所,都不在今次收回的32公顷内。
信中引述的专家顾问建议又提到,拟议发展分区1的9公顷用地将须砍伐1,000棵古树,包括黄牛木(Yellow Cow Wood)和印度紫檀(Burmese Rosewood),而其后作出的树木移植或补偿性植树,亦有可能会构成潜在水文(hydrology)影响,警告有关做法将会危及位于分区4内的濒危物种水松(Chinese Swamp Cypress),更称若水松繁殖失败将会成为“国际和国家危机”(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risk)。
球会建议政府应先发展农地及棕地
信中又提到,仍未发展的闲置农地和2,000公顷棕地的生态价值更低,形容是房屋发展更佳的替代品,亦较球场更早成为可发展的熟地,但建议并未有提及合适选址,以及可更快发展的理据。
陈剑青:球场附近早已建成公共屋邨、私楼 未见会所沉降
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表示,专家顾问提到拟议发展有可能会引致沉降,质疑有关说法欠缺足够理据支持,因为高球场附近已有公共屋邨上水清河邨和私楼“高尔夫.御苑”,均未有迹象显示有沉降先例,批评对方未有提供科学实证,却抛出相关忧虑,是旨在“引起公众恐慌。”
对于球场直斥拟议发展会影响球场的历史生态,他则认为,“好明显同政府𠵱家成日讲话,寓保育于发展嘅方向好明显背道而驰”,并举例指元朗三级历史建筑“筱庐”附近已被高楼大厦包围,“痴到市民都接受唔到,政府都照通过(发展),呢度就系一路之隔嘅地方但就讲到咁近呢,我觉得佢个标准好似放到好大。”
陈剑青认为,球会近年已多番向政商界作政治游说,今次先后向环咨会和城规会施压的做法是“更进步”,球会更动员近3,000名会员,当中大部份会员均是社会有一定地位人士,包括行会召集人叶刘淑仪等,无疑是想透过这些社会贤达迫使当局在明年9月高球场租约届满前,与球会再次续约。
他认为政府一旦屈服将会造成极坏先例,强调不论用地最终是否成功建屋、改划作生态公园或保留其高球场用途,“仍然可以同高球场无关”,后两者更可交由康文署管理,真正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