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前政府物业改建过渡屋“喜居” 㓥房户落泪:终于有返啲尊严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前身为政府宿舍的域多利道过渡性房屋项目“喜居”,于今日(13日)举行启用典礼。营运机构社协表示,“喜居”是第一幢改装政府物业的社会房屋,至今11个单位已全数租出予基层单身人士,今年1月底起入伙。
有㓥房户入住“喜居”后,坦言如置身天堂。她表示,当初的㓥房无冷气及窗户,更试过因有木虱,故要睡在地上,亦曾试过坐著睡觉,时间长达一年多。因此,她称现时十分感恩,生活环境如“一个天一个地”,分享时更一度落泪:“觉得我哋㓥房居民终于有返啲尊严。”

域多利道过渡性房屋项目“喜居”今日(13日)举行启用典礼。(罗君豪摄)

天台可望大海景

“喜居”设有11个一人单位,面积介乎约60至100平方呎,每个单位均附设独立洗手间及浴室。改建工程在2021年5月开始,并在同年12年完工。租金会视乎住房收入、房型等而定,每户约1,500至2,800元。

而项目天台可望大海景,属于居民的共用空间,可供住户晾衫等。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苏伟文致辞时指,政府会尽量地尽其用,当有闲置的单位、土地等,会争取兴建过渡屋,使基层住得更舒适。

陈女士常到“喜居”天台看日落。(受访者提供)

㓥房户落泪 称搬屋后如到天堂

㓥房户陈女士在分享时感触落泪。她忆述,以往湾仔的居所无冷气及窗户,甚至连睡床也没有,起初要铺瑜伽垫及纸皮睡在地下,后来获朋友借得一部按摩椅,故要坐著入睡,“因为有木虱,我叫包租公扔咗张床,所以我要坐系到瞓觉。”她坦言当时越住越抑郁,导致抑郁症严重。

陈女士指,搬到“喜居”后感觉如同在天堂生活,不单有自己的睡床及洗手间,更可背山面海,天气好时喜欢到天台看月亮、数星星等,“每当阳光普照时,我好钟意去天台睇日落。”现时她的抑郁症及失眠已大大改善。

她又说,“喜居”虽然得11伙,对政府而言或许是小数目,但对他们而言却是命运的转变,她期间更一度啜泣:“觉得自己起码被社会所容纳⋯觉得自己唔系被社会所抛弃嘅一族。”

+14

居屋形容似“中奖”

59岁邓先生在今年2月入住“喜居”,租金约3000元。他形容,现时环境与从前的鸭脷洲㓥房差天共地,当时单位只得70呎,非常残旧,治安、卫生欠奉,但租金已要约5000元,“系旧楼,墙都漏水,批荡都跌晒落嚟。”

邓先生坦言,现时只轮候公屋约一年,当初居住的㓥房被发展商收购,加上受疫情影响,任职的士司机的他收入大跌6成,故当时十分徬徨,幸而可入住“喜居”。他又说,第一次进入“喜居”已觉得“好舒服”,当得悉可入住后非常兴奋,“兴奋到不得了!好似中咗奖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