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科奖学金嘉许25名大学生 港大女生冀研究人工智能助测暴雨情况
现时天文台以实时数据去发出暴雨警告信号,不时被市民垢病。港大地球系统科学女学生陈晓筠在天文台实习时亦留意到,部份团队刚引入人工智能系统,但只是辅助性质,外国则已加大人工智能系统重要性,协助精准预测未来天气情况。她又坦言多年前因不知已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而照上学,“痛失”一天假期,冀研究以人工智能结合气象知识,提早预测暴雨来临,并提供准备信息予市民。
她与其他24名大学生获本年度“创新科技奖学金”嘉许,可获颁最高15万元奖学金及交流实习机会。
到天文台阵风预测团队实习:天文台已十分尽力预测
本年度“创新科技奖学金”嘉许25名创科精英大学生,他们来自不同院校学科,包括医学、生物科技及航空工程学等。即将升大四的陈晓筠是其中一位得奖学生,她自小爱好地理、大自然相关知识,入读港大后原修读地质学,后有感自己比起户外实测更喜欢数据分析,故转读地球科学。
她早前曾在天文台阵风预测团队实习,当时该团队首次引入人工智能系统协助预测阵风,但以辅助性质居多;相反外国人工智能预测应用较多,亦可取代更多计数。她称留意到社会不时咎病为何天文台不可提早一两小时发红雨黑雨信号,又指天文台已十分尽力预测,惟现时技术上要对香港地区进行有效暴雨预测较困难。
陈又笑言,以前上学时,因出门后无看天文台已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故如常上学,因此“痛失”一天假期,故十分希望研究加强人工智能在预测方面的工作,“希望可以帮香港提高暴雨预测方面工作,贡献到畀市民,等佢地唔会变落汤鸡。”她将利用奖学金提供的机会,寻求本地气象机构实习机会,亦希望参加英国气象局的暑期交流,增长知识。
另一名得奖者、港大内外全科医学士生李懿则表示,因自己有湿疹,弟弟有严重花生过敏,曾因哮喘入院及患上过敏性休克,深明敏感对生活的困扰。她称读医后,与教授一同研发环境致敏源探测装置,希望帮助过敏人士识别环境中的致敏源。曾去过剑桥大学交流的她,希望籍今次机会,参加麻州理工大学交流活动,发展医学创科帮助患者。
此外,科大生物科学生陆巧澄冀用自身知识,培育中小学STEM发展;大航空工程学工学士生李国骏则希望利用今次奖学金机会,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流,学习内地升空航天科技,并应用到香港航空业,减低飞机失事风险;中大地球系统科学理学士(大气科学组)学生刘树霖亦会借今次得奖机会,明年初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交流,学习当地环境研究及环保文化,带到香港推广可持续发展。
林郑月娥:本届政府投资1500亿发展创科
为学生颁奖状的特首林郑月娥致辞时则表示,政府着重创科发展,本届政府投资超过1,500亿元在创科,本港初创企业由2017年的2,200多间,上升至去年的逾3,700间,创投方面投资亦由100亿增至400亿元。她称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亦大力推动创科,包括计划在港深创科园设“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