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医管局指新冠口服药成效理想 倘现第六波仍有足够供应
撰文: 劳敏仪
出版:更新:
本港早前引入两款新冠口服药,先后在公立医院、社区治疗设施、指定诊所及安老院舍等向新冠患者处方。医管局临床传染病治疗专责小组主席曾德贤今日(25日)表示,一旦出现第6波疫情,本港有足够新冠口服药供应。
他又指,默沙东的胶囊药丸较适合年纪大、有吞咽困难的院友,而辉瑞口服药每日服用数量多且较大粒,与较多药物相冲,亦有机会出现副作用,故较少为长者处方。
▼两款治疗新冠肺炎口服药▼
曾德贤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默沙东研发的莫纳皮拉韦(Molnupiravir)及辉瑞研发的帕克斯洛维德(Paxlovid),分别已为约1.77万人及约9,700人处方,指定诊所用量最多,两款口服药合共处方1.3万次。根据医院及感染控制中心数据,两款口服药初步成效十分理想。
曾德贤指,目前已为超过6,000名染疫院舍长者处方口服药,较多处方默沙东的胶囊药丸,因数量相对较少,可打开胶囊将药粉溶在水中服用,故较适合年纪大、有吞咽困难的院友,亦没有特别副作用。
至于辉瑞的口服药,他指每日要服用6粒,每粒直径长1.7厘米,体积相对较大,长者较难吞下,加上会与较多药物相冲,故不适合部分有长期病患、要服用其他药物的长者使用;另有5.6%患者会短暂失去味觉,逾3%患者会肚屙。
新冠抗体药物不能取代接种疫苗
此外,已抵港的首批逾190剂阿斯利康预防性新冠抗体药物,曾德贤表示,会集中用于曾接受干细胞移植等免疫力最差的病人,及暂时只在医院使用。他指免疫力弱的定义广泛,包括曾进行肾脏和肝脏移植的人士、正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先天免疫力差,以及使用类固醇或类风湿患者等,至于下一批药物的使用对象仍在商讨中。
他强调,新冠抗体药物不能取代接种疫苗,有研究指打齐疫苗后免疫力仍未必足够,故需靠药物协助。
疫情|高拔升:若爆第六波情况依然困难 医管局会汲取经验作准备医管局设热线支援确诊者 抑郁症妈妈压力爆煲 开导后弃自杀念头检测商Prenetics人为错误漏向25人发确诊通知 医管局:极度失望疫情|四患者获私家医生处方新冠口服药 医管局指定诊所尚余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