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挫回收业胶厂现结业潮 回收商停收屋苑废胶 业界叹遭忽视
新冠肺炎冲击下衍生胶灾,惟2020年塑胶回收率只得11%,要等到垃圾收费出台,最新时间表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实施。
疫情蔓延除改变市民日常生活,日常环保回收其实亦受影响。有大型回收商早前已大规模停收废胶,包括暂停旗下服务住宅屋苑的塑胶回收服务,政府需另安排“绿在区区”接手跟进。
有业界透露,已不能靠外国胶维持生计,本地回收量减少,亦欠补贴及政策支援,终触发结业潮,估计目前仍活跃的回收厂家不足十间,仅存的厂家大多在“吊盐水”。有环团认为,政府应尽快落实生产者责任法规及垃圾收费,料至少等两年回收率才回升至三成以上。
▼疫情下胶灾愈趋严重▼
大型回收商“碧瑶废物及回收有限公司”两年前推出一站式回收平台“爱回收”,提供上门回收服务,门槛亦不高,市民只需集齐不少于10个已清洗的胶樽(只限1号PET、2号HDPE及5号PP)或玻璃樽,即可透过电话预约到户回收,同时可赚取积分换礼物。
《香港01》接获消息指,碧瑶上月初起已停收,包括多个屋苑的回收服务。有回收商透露曾收到相关屋苑求助。记者曾以顾客身分向碧瑶查询,对方回复指因疫情持续恶化,为配合防疫措施及保障客户与员工健康,到户回收服务暂停服务,直至另行通告,建议到指定油站或在iRecycle应用程式寻找附近回收点。
环保署回复指,知悉碧瑶三月起暂停为旗下服务住宅屋苑提供塑胶回收服务,已安排“绿在区区”营办团体与受影响屋苑联系和跟进。
环保园胶厂延迟两年 今年终于投产
有知情人士透露,疫情下塑胶回收量大减,回收成本亦高,加上在环保园联营的塑胶回收厂至今仍未投产,碧瑶已囤积数千公吨废胶,出现“爆棚”情况,故暂停大部份回收服务,仅维持少量回收。
翻查资料,环保署早在2017年向碧瑶、欧绿保及太古可口可乐联营的公司批出合约,以“设计、建造及营运”合约形式,营运于屯门环保园的废塑胶处理设施。工厂原计划最快2019年落成,结果一拖再拖。碧瑶早前解释,项目受疫情影响而推迟,最新预计今年中正式投产。
料月底重启上门回收服务、开展中央收胶
碧瑶目前包揽政府多份回收合约,包括今年一月底获批出中西区、东区及观塘的中央收胶合约。碧瑶回复《香港01》查询,承认停收屋苑塑胶,冀集中资源优先应对三区中央收胶服务,最快本月底亦会陆续恢复“爱回收”服务。
发言人解释,疫情下部份处所围封强检,回收服务要求改变,加上不同塑胶处理设施及可回收塑胶市场的需求,也因全球疫情有所调整,故在回收服务及储存安排上作弹性处理。该公司预计,本月底起开展承办地区的中央收胶服务,至于环保园塑胶回收设施已进入微调及测试阶段,对今年投产表示乐观。
根据环境局文件,九区中央收胶服务覆盖全港超过一半人口,预计每日回收量达16公吨。环保园塑胶厂则预计每年可处理及回收3.5万公吨PET及HDPE塑料,则平均每日约96公吨,意味仍需大幅开拓回收渠道,才能达致该厂的最大处理量。
疫下海外运输成本飙升 本地回收商现结业潮
早年不少本地回收商靠向外国买胶加工维持生计,但随著《巴塞尔公约》修正案去年起,加强对废塑料越境转移的管制,触发结业潮。有已结业工厂负责人透露,本地回收成本过高,回收量亦不足,加上外国胶入口门槛提升,如欠缺政府资助,根本难以经营。
环保进城-隽成发展有限公司两年前主要处理外国进口塑胶,去年起主力处理本地胶。负责人兼香港废塑料协会副会长黄颕灏坦言,本港未实施垃圾征费,欠缺回收诱因下,本港塑胶回收率偏低,其公司一直亏蚀;加上当局的中央收胶计划,集中补贴三间回收公司,料仍生存的零星业界,只是“尽挨”至政策出台。他认为,目前尚有回收基金补贴废胶回收,惟至今年8月结束,担忧塑胶处理商日益减少,日后推出垃圾征费,“啲胶多到处理唔切”。
香港环保废料再造业总会会长刘耀成亦表示,疫情下大部份塑胶回收场已停运,海外运输成本暴升,营运成本高得难以生存。本港工业塑胶废料多,单一品种较容易处理,估计仍活跃的工场仅余数间。不过,他指生活废胶种类繁多,回收商需靠政府补贴才能生存。
环团料塑胶回收率回升至逾三成 至少等两年
绿惜地球环境倡议总监朱汉强认为,本港减塑政策未落实,靠市民自发回收难以长期支撑业界机器运行,靠公帑补助回收成本高,亦非最妥善做法,预计未来一年多业界仍然经营艰难。
朱续说,即使有中央收胶承办商,亦无法处理各类塑胶,部份须分流予下游回收商处理,惟量多才有人承接,以稳定生产线,故当局应尽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制及垃圾收费,预计至少等两年,本地塑胶回收率才回升至三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