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铁过海线年中通车 议员忧沙甸鱼式逼爆恶化 路政署:服务足够

撰文: 黄伟伦
出版:更新:

港铁东铁线过海段预料今年6至7月通车,就此港铁将原有的12卡车,改为九卡车,并改用新信号系统。虽然港铁指,新系统下班次可加密,但近日运输及房屋局透露,载客量不升反跌。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议员苏长荣今日(11日)批评,东铁线繁忙时段已饱和,“乘客喺上、下班时间就好似沙甸鱼咁”,担心过海段通车后,难以应付客流上升。
路政署署长陈派明回应时称,屯马线通车后有助分流东铁线乘客,之前该线最繁忙的路段为大围至九龙塘站,每小时单向乘客量达57,800人次;但屯马线通车后,有约三成人于大围站转乘屯马线,成功分流乘客。他表示,已预计东铁过海段启用后的乘客加幅,相信九卡车足够维持服务。
至于其他铁路线,运房局局长陈帆透露,北环线古洞站将于今个月刊宪。

新系统载客量减两成人次

立法会今日竟运输政策事宜召开特别财委会,根据早前运房局的书面回复,在第五波疫情前,东铁线列车在繁忙时段约3分钟一班;新信号系统下,可供42列列车同时在系统上运行,达至最高约2分钟一班车。不过,旧及新信号系统的设计最高可载客量,分别为每小时单向101,000人次及82,500人次,即新系统少近2万人次,大跌约18.3%。

+1

苏长荣在会上关注,东铁线会否延伸至深圳罗湖,并担心东铁过海段通车后,会不胜负荷。他批评,东铁现时于繁忙时段已饱和,“乘客喺上、下班时间就好似沙甸鱼咁”,但又无法再加密班次及增加车厢,日后难以应付客流上升。

+2

三成东铁乘客大围转搭屯马线

陈派明回应称,在屯马线通车前,东铁在繁忙的路线是大围至九龙塘,2017年的每小时单向乘客量达57,800人次;但屯马线全线通车后,有约三成乘客,于大围站转乘屯马线,不再经九龙塘站,成功分流乘客。他表示,已计算了过海段通车后的客量增幅,相信即使转用九卡车,都足够维持服务。

东九龙线有不同方案咨询

另一位议员杨永杰关注东九龙线,建议走线由宝琳站开出,经观塘宝达、顺利,再到慈云山、竹园,并以乐富为终点站,认为可方便观塘区及黄大仙区居民。

《铁路发展策略2014》涉及东九龙线的内容指出,东九龙线约长7.8公里,将会沿著观塘北部运行,连接钻石山站及宝琳站,服务彩云、顺天、秀茂坪及宝达等人口稠密的地区。(文件截图)

陈派明回应称,曾就东九龙线思考不同方案,部份新方案近日亦有与地区人士沟通,希望吸纳不同意见,尽快推展项目;但由宝琳往慈云山,与现时建议的走线,同样面对重大的技术困难,“要过一个好高嘅山”,技术上铁路难以走上太斜的斜坡,因此正与港铁研究不同方案,当研究有结果,会再咨询市民。

至于其他铁路线,陈帆表示,北环线古洞站将于今个月刊宪。另外,洪水桥站的港深西部铁路,已于港深政府共同成立的“推动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专班”)推展,预计今年完成第一阶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