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患者经历躁狂期与抑郁期 自行停蘗、停覆诊增恶化风险
“医生,你处方的药物非常有用。看!我现在不但没有抑郁征状,反而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脑海里充满新点子呢!我觉得自己已经痊愈了,不用再服药了!”
撰文︰青山医院精神健康学院林天淇医生
王小姐半年前因为情绪低落和有自杀念头而获转介到精神科门诊,医生诊断她患上抑郁症,并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经过药物治疗,王小姐的情绪逐渐好转,之前常常缠绕脑海的轻生念头也消失殆尽。这次来到诊症室,医生发现她衣着光鲜并神采飞扬,脸上的妆容也比以前“重手”得多。
细问之下,原来两个星期前王小姐开始觉得心情大好,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每晚只须睡两三个小时便精力充沛。担任文职的她,更开始觉得自己多了不少想法,数天彻夜未眠,更开了间网上商店做代购。不只是她自我感觉良好,连身边的朋友都发现她比以前更爱说话,而且语速很快,甚至会无故热情款待只是点头之交的同事。
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医生听到王小姐的转变后,会为她感到开心还是忧心呢?
原来,病人有抑郁症状,不只是可能患上抑郁症,也可能正在经历躁郁症的“抑郁期”。躁郁症,顾名思义就是指病人情感波动较大,就如温度计一般,既可以出现“负数”的抑郁阶段、也可以相反地跳升到“热情如火”的高温,出现情绪亢奋的迹象。普罗大众可能以为躁郁症的“躁”,只是“躁底”、易怒;但原来精力过度旺盛、睡眠减少、脑海中闪过很多新念头甚至行动、变得更热衷社交甚至结识异性等等,都是“躁狂期”常见的症状。
读者可能会问,人变得更精神,成为“少睡精英”,不是更好吗?但原来躁郁症患者于“躁狂期”有机会做出不计后果的决定,譬如仓促借下巨债来开设公司、进行大手笔的投资、未经思虑下跟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等,这些都可能会为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诱发下一波的“抑郁期”。
由于在病人出现躁狂症状之前,医生较难分辨他们患上的是抑郁还是躁郁症,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定期覆诊是非常重要的。躁郁症和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前者需要情绪稳定剂,如继续服用一般的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引致情绪反弹。
幸好,王小姐这次并没有因为心情不再低落就停止覆诊,令医生及时发现她呈现轻度狂躁(Hypomania)的迹象。经过医生细心调较药物和耐心讲解,王小姐终于了解自己的病况,明白到准时服药和建立稳定的生活作息的重要性。虽然王小姐的情绪偶尔还有波动,但她懂得及早留意预兆,并相应地提早覆诊让医生调较药物,跟医生携手一起稳定自己的病情。
《香港01》“01医务所”与青山医院精神健康学院合作,隔一个星期二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笔下心澄】。
“澄”即是把水静放,让水中物沉淀,然后变得清澈。愿你静心细味每一篇小故事,见微知著,明白自己及别人的内心,把事与情看得更透澈。看得清楚,懂得珍惜,愿此专栏能安抚你情绪的波澜,享受岁月静好。更希望你把这份体会和你关心的人分享,好让美好人生的路上多一个伙伴。
故事细节经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