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医院|病人由有入无出到平均一个月出院 见60年治精神病变迁
被视为精神病标志的青山医院屹立社区60年,行政总监林明回顾这些年来的变迁,庆幸社区服务助减少住院病人,医护才可悉心照顾病人的身心和社交。他认为医院与公众的交流很重要,乐见市民对精神病人的态度已今非昔比。
坊间常有说法流传,一旦入住青山医院便一辈子也走不出来。林明承认30年前曾出现此情况,因歧视情况普遍,“家人生活都好困难,所以就算医好咗(病人)都出唔到院。”而现时急性入院病人平均在一个月内可出院。
亦有人认为装作精神病可长住青山,资深护师现身说法,指医生总能在倾谈间找出端倪,并尝试解开病人的心结。
▼青山医院文物全览▼
高峰时2300病人住院 一医生为200人看诊
青山医院于1961年正式启用,当时院内有10幢建筑物,共提供1,000张病床,14年后因需求增加增至近2,000张。1988年,逾2,300名精神病人住院,登上服务量的高峰。医院遂于1990年代重建,并开始精神健康社区服务,譬如派医护进行上门探访、成立心理治疗诊所、推行老人速治服务等,以尽量减少住院人数。
林明忆及80至90年代,每间病房容纳逾百名病人,全院医生仅10多名,他要以一己之力为200名住院病人看诊,“每日净系可以睇下佢哋起居饮食,无办法了解每个人嘅情绪、社交等等。”如今青山医院有约1,500名员工,包括80名医生和500多名护士;住院病人少于1,000人,每间病房平均有40人左右。林明认为住宿和膳食只是基本要求,现时每名病人也有护士专责跟进病况,并会共同制定重投社会的计划,例如就业阶梯等。
歧视普遍 病人康复都未能出院
坊间常有说法流传,一旦入住青山医院便一辈子也走不出来。林明承认30年前曾出现此情况,因歧视情况普遍,街坊邻舍常施压予精神病者家庭,“当时市民认识同包容不足,人哋会话有个傻仔喺你屋企呀,家人生活都好困难,所以就算医好咗(病人)都出唔到院。”他强调精神病人绝对可重回社区,如今急性入院病人平均在一个月内可出院。
14岁少年称有幻觉 资深护师揭拒装病源头
精神科资深护师邓志强称,他在1999年入行,照料过无数精神病人,其中一名最深刻的患者是儿童精神科的14岁少年,声称受到幻觉影响,但后来医生发现他只在上学前有“幻觉”。医生在倾谈间了解,家人给予少年庞大学业压力,他最终承认为了逃避课业才装成精神病人。这名病人使他反思,为人父母应对子女宽容一点。这故事亦令林明明了,医护要与病人的家人多沟通,才可解开精神问题症结。
社会曾对精神病人抱有严重歧视,青山医院遂致力推动社区工作,冀增加公众的认知和包容。青山医院精神健康学院执行委员会联席主席萧慧敏介绍,医院在2002年成立精神健康学院,举办不同讲座和活动;并于2009年开设精神健康证书课程,向照顾者、学校和院舍员工、纪律部队等教授处理精神疾病知识。另外,医院亦多举办多个“艺术在青山”病友作品展览,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和满足感。
50周年开放日 市民争相“入青山”
林明认为医院与公众的交流很重要,他忆述10年前、医院50周年的开放日,“好墟冚,市民系带住一个好想认识多啲嘅心态入嚟,好投入活动同发问。”当日情况使他明白,市民对精神病人的态度已非昔比。
位于青山医院学院楼(S座)二楼的“精神健康体验馆”在2019年底已落成,碍于疫情缘故仍未开放。林明说,希望透过展馆揭开青山医院的神秘面纱,笑言要让公众知道“(青山医院)都系普通病房啫,唔好觉得(病人)困咗落山窿。”他相信,医院愈透明,公众对精神病人的误解便愈少,有助减少歧视。
新药副作用少 减免病人被一眼认出
随著时代进步,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方法日新月异。林明举例说,数十年前的精神科药物寥寥可数,病人服药后“个样都木木独独,又流口水又手震,啲人都实认得佢(患精神病)。”近10至20年,各类药物已发展了几代,副作用也明显减少。近年更流行针药,每剂疗效可维持3个月,让合适的病人不用每日吞药。除此之外,现时流行使用脑磁激治疗对付抑郁症,免却全身麻醉风险。另一边厢,昔日的“约束衣”是直接用绳绑著病人,现在演变成磁力约束衣,较稳固和不易弄伤病人。
据食物及卫生局回复财委会特别会议的文件,医管局精神科门诊求诊人次由19/20年度的90万,减至20/21年度的67万。林明解释,全港精神病人数字并无减少,门诊轮候时间亦未见缩短。他估计求诊人次下跌的原因是稳定病人在疫情期间选择只取药、不看诊,而新症病人失约的情况亦变得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