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重力波】80后港教授参与研究 扭曲时空穿越宇宙不是梦?
在电影中,经常出现主角乘坐太空穿梭机,利用扭曲时空穿梭宇宙,前往不同星球的场面;今日由全球过千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成功发现爱因斯坦一百年前提出的重力波后,未来人类也许终有一天可以实现梦想。
扭曲时空=可穿越宇宙?
宇宙浩瀚无边,星体距离动辄以上亿光年计算,人类若要实现星际旅行的梦想,必需想办法解决距离限制。目前科学家相信,若人类有能力扭曲时空,日后在宇宙旅行将可加速,令人联想到今次证实重力波存在以及黑洞碰撞可扭曲时空,是否意味人类有望扭曲时空穿越宇宙?
发现重力波的美国“镭射干涉仪重力波观测站”(Advanced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简称LIGO)的团队由全球过千名科学家组成,当中包括中大物理系研究助理教授黎冠峰。对此,黎冠峰接受传媒访问时回应称,今次发现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一步;但坦言研究是否有助人类穿越宇宙则言之尚早,未来还需大量研究才能确认是否可行。
剑桥毕业80后教授 对重力波情有独钟
黎冠峰是LIGO团队中唯一一名香港教授,早于6年前以23岁之龄加入LIGO团队至今,专长是重力波物理。广东话略带口音的黎冠峰表示,自小就从香港移居到荷兰,并对太空、行星有兴趣,先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其后往荷兰攻读博士学位。他自言喜欢探索未知事物的感觉,故2009年起参与LIGO的研究,与来自全球90多间大学、15个国家,近千名科学家一同尝试解破爱因斯坦百年未被解破之谜。
去年回港任教 认为港生具潜力
在香港,基础科研被视为冷门行业,研究宇宙更是冷门中的冷门,为何黎冠峰愿意回港执教鞭?他解释,自己虽在香港出生,即使对本港社会认识不多,但一直视香港为根;直至去年在机缘巧合下决定回港到中大任教。
回港前他也认为香港社会对宇宙探索兴趣不大,很多学生宁愿选读“有钱途”的商科而忽略理科;但来港后却发现不少学生其实相当有潜质从事科研,其中中大物理系本科生刘家栋去年暑假亦曾前往美国跟随黎参与LIGO团队的研究工作。
研究小插曲:用“负4日”探测到重力波
LIGO团队在去年使用升级版仪器后,才在9月14日初步收集到重力波数据,不过黎冠峰透露,原来实际上早于4日前已发现重力波。他解释,仪器原定9月14日正式启动,但于4日前已先行测试,LIGO团队取得测试数据后即进行分析和计算,笑言是花了“负四日”时间回到过去才发现重力波。
黎冠峰认为,今次发现对天文学发展十分重要,亦是探索宇宙的开始,希望随著中大加入LIGO后,未来能有更多本地学生有机会参与同类国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