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杯筒星珊瑚潜伏打浪排 浸大发现港水域20年来首款新石珊瑚物种
香港已有记录石珊瑚虽然有98种,但大多数都是在世界其他地方首先被发现,香港浸会大学生物学家最近在香港水域发现一款新的石珊瑚物种以及两款新的海洋软体动物“海蛞蝓”物种,成罕有在港发现并命名石珊瑚新物种。浸大生物系邱建文教授指,对上一次在香港水域发现新珊瑚物种已是2000年,今次是超过20年后,再在港发现并命名的新石珊瑚物种。
打浪排一带发现“大杯筒星珊瑚”
浸大生物学家于2020年夏季,在香港东部水域近打浪排一带进行水下调查时,发现这个新珊瑚物种。研究团队最新把该种珊瑚命名为“大杯筒星珊瑚”,以反映牠拥有大珊瑚杯这一特征。
与这些同属的物种相比,“大杯筒星珊瑚”拥有最大以及结构最复杂的珊瑚杯。由一个自己分泌的石灰质骨骼支撑。太阳珊瑚与大多数造礁珊瑚不同,牠们体内没有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共生藻类。牠们会利用触手捕捉海水中的浮游动物,以获取能量和营养。
两个海蛞蝓新物种
浸大团队在香港水域亦发现了两个海蛞蝓新种,牠们以珊瑚为食。其中,在桥咀洲和赤洲发现的新物种,由于寄生在“角孔珊瑚”上,并以其组织为食物,故研究团队把牠命名为“食角孔珊瑚背鳃海蛞蝓”
“食角孔珊瑚背鳃海蛞蝓”背部有圆形小驼峰
该海蛞蝓体形较大,身长约三厘米。与同属的其他物种不同,牠背上长有多对棕色手指状,末端白色的“角突”,以及背部有一个隆起的白色圆形小驼峰。小驼峰与牠寄生的珊瑚的嘴相似,而角突则可伪装成珊瑚的触手,让鱼类等捕食著实者难以发现。然而这种海蛞蝓产下的卵块却呈鲜艳的橙黄色,通常黏附在珊瑜的骨架上。
“褐带背鳃海蛞蝓”棕色条纹是极佳伪装
另一款新变现的海蝓搬形较小,身展一厘米以下。牠以“十字牡丹珊瑚”为食物,并会在其表面产卵。牠的白色身体带有棕色条纹,是极佳的伪装。浸大研究团队早前研究珊瑚白化机理,期间在实验室培养由桥咀洲收集到的 “十字牡丹珊瑚”样本,注意到珊瑚表面组织出现被生物噬吃的痕迹,仔细查看后才发现这种海蛞蝓以及牠在珊瑚表面产的白色新月形的卵块。根据其身体颜色,硏究团队把该新物种命名为“褐带背鳃海蛞蝓”。
浸大团队指研究突显香港有丰富生物多样性 促资助培养相关人才
负责主导本次研究的姚景峰指本种珊瑚密度不高,多年前已开始做类似研究,但以往会利用形态学辨别,但若外观太相似会容易犯错。现时则采用DNA辨别方式,因此能确认该物种是属于同类或其他物种。姚再指1礼拜内就能完成DNA辨别,但再需1个月用形态学分析,撰写描述文章,再需相关专家评核,要完成以上步骤大概需一年。
邱教授认为他们的研究突显了香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亦反映培养本地人才以落实“香港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邱指全世界负责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青黄不接,全港的研究人员约有70人,而海洋生物方面更只有一半,政府需在培养人才和资助研究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