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三代巴裔家庭揾楼难 同是香港人 四个月仅一名代理愿带睇楼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一圆蜗居置业梦,是不少港人劳碌半生的目标。但对于22岁的Sara(别名)来说,未到“上车”,租楼这一步亦甚艰难。Sara祖父母于70年代开始由巴基斯坦来港工作,然后落地生根组织家庭,辗转间来到第三代。不过当Sara决定租屋住时,发现遇到的问题比想像中多。四处寻觅蜗居四个多月来,他们在港九新界各区不断奔走,最终连一个单位也找不到,更曾试过一进入地产代理舖内,未开口已被地产代理赶走,“他们不是听不懂我们说甚么,而是不想租给巴基斯坦人。”同为香港人,Sara与我们却相隔了一道名叫“种族”的墙。

位于太子的单位约250呎,月租5,500元,对于月入万余元的Sara而言刚好负担得起。(江智骞摄)
Sara指有部分地产代理更会故意擡高租金至过万港元,令他们却步。(黄静薇摄)

“我嫲嫲在1970年代来港生活,我与妈妈也是香港出生的本地人。”22岁的Sara既是巴基斯坦人,亦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在港出生、念书工作,2年前与丈夫结婚后打算外出租屋时,虽然她亦持有一张香港身分证,但“香港人”这个身份从未被认同。

业主勒令不许吃咖喱 叹何处觅吾家

“鲗鱼涌、太子、油麻地和旺角都试过找,曾去过观塘的一间代理,还未打开门,里面的女职员已耍手叫我们不要进来。”Sara坦言初时以为言语不通是最大的障碍,于是找来懂得说广东话的妹妹做翻译,岂料话未开口已被拒诸门外,4个月以来只有一个代理愿意带他们看单位。

“他们不让你说我们需要甚么,当他们看到我们,就会不停地说‘NO、NO、NO’。”
Sara

唯一可以参观的租盘,业主却表明不可在室内煮食,更解释指浓烈的咖哩味会令邻居不满和投诉,一旦发现煮食就会终止租约,令她有苦说不清,“我们只能吃Halal Food(清真食物),如果不在家吃在哪儿吃?”最后她没有租住该单位,只能继续寻找能容得下他们的安居之所。

现时居住的单位,厨房不时会有老鼠透过铁丝网爬进来。(江智骞摄)
“这个区不肯租,就去另一区。每次我都带著希望走到别区,觉得总有业主愿意租给我们,但所有地方都拒绝。”
Sara
受访时笑容满脸的Sara,指当时寻觅租处令她情绪低落,更因此而哭泣。(黄静薇摄)

被指是租霸、黑社会 踏遍各区租楼不果

每周休假Sara也要奔走各区,4个月来踏遍50多间地产代理的店舖,有些职员更明言是业主不愿租给他们,“他们说巴基斯坦人是黑社会、会打架更是‘租霸’,单位2个租10个住等等。”这些谣言犹如癌细胞般不断扩散,却又无从阻止。

最终Sara要靠亲友的转介,才可租住现时位于太子、约250呎的单位。4年前已申请公屋的她,坦言对“三年上楼”不抱期望,但万一业主收回现时单位,或可成为他们最后的希望。

煮咖哩留异味? 平机会指少数族裔难租屋

少数族裔劳工处求职实录:不懂读写中文 却被介绍中文工

“在香港,有很多巴基斯坦人植根于此,我们在这儿工作、念书,几代人也在香港生活,我们不是犯罪者,只想与普通港人一样,过简单的生活。”
Sara
注册社工史思明表示不时收到少数族裔租屋的求助,批评业主指少数族裔经常欠租的说法无根据。(黄静薇摄)

平机会:3年只收到1宗投诉

注册社工史思明指出,少数族裔在租屋时受歧视的情况十分普遍,“赶他们离开,又或者立刻反转‘营业中’的牌子装作看不见。”不过,少数族裔向平机会提出租屋时被歧视的过程困难,冀未来可考虑简化程序,方便有关人员执法以提高阻吓性,给予他们平等的租住权。

《香港01》向平机会查询,获回复指在2014至2016年间,收到1宗按《种族歧视条例》提出在租住房屋时受到歧视的投诉,但该投诉未有裁定成立,发言人指或因证据不足,以及投诉人主动撤回。平机会少数族裔事务组亦会与地产地代理监管局合作,为地产代理提供培训,另一方面亦会加强宣传,呼吁少数族裔受歧视时主动申诉。

辗转之下,Sara及其丈夫终于觅得二人的小蜗居,坦言揾楼过程令双方感到气馁和沮丧。(江智骞摄)
曾经有业主要求Sara不可在家中煮食咖哩,Sara无奈指这是他们的饮食习惯,难以改变。(江智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