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展开全港楼宇复修研究 推资讯平台打击围标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针对现时大厦维修不时出现围标情况,市建局计划推出楼宇维修平台为大厦业主提供专业资讯,行政总监韦志成接受访问时表示,当局将会进行针对全港性的楼宇复修研究,就楼宇复修及改造重设(Retrofiting)等建议可行方案,并研究修改相关法例的可行性。

过去15年,市建局透过多项楼宇复修资助计划协助约3,700幢旧楼。(资料图片)

根据市建局于2015年的“楼宇状况推算调查”显示,全港约有21,000幢楼龄达30年或以上的住宅楼宇,估算直至2040年,平均每年大约有3,400幢楼宇需要进行复修。

位于坚尼地城的同发大楼翻新前属一幢楼龄逾50年的唐楼,于2014年完成翻新工程。(曾梓洋摄)

引入改造重设 冀将旧楼翻新延寿

韦志成接受访问时表示,当局计划于今年第2季开始,在全港进行一项为期18个月的研究,收集楼宇状况资料,以评估楼宇老化的状况,并建议复修的可行方案。同时亦会加强业主维修楼宇的意识,“现时公契列明要有大厦翻新工程备用基金,但好多时都系有呢个帐户但冇钱。”他表示市建局将检视相关的法例是否有效及足够,因当中或涉及修例,完成研究后将会提交立法会审议。

他认为可透过复修及改造重设延长楼宇寿命,从而减低日后的重建压力,又以坚尼地城同发大楼为例,指出当年有外国发展商购入八层高的唐楼进行大型的翻新工程,为大厦加设升降机等。他期望可以旧楼宇仍可达至无障碍通道,“我真系要做加设升降机,需要放宽地积比,系咪做到呢?如果环保(即总楼面面积减免(GFA concession))都可以做到,如果有用又帮到市民点解唔做?”

推一站式资讯平台 减低围标机会

此外,市建局亦计划推出“楼宇维修平台”,提供楼宇维修相关的专业资讯,包括市场参考价资料、招聘工程顾问及承建商的标准合约范本等,协助业主处理楼宇复修的问题。

韦志成希望透过18个月的研究,制订一套长远而针对性的楼宇复修策略。(江智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