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规划油旺 市建局称要“地方营造” 凸显果栏、花墟特色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市建局将于今年就油麻地及旺角进行为期2年的地区规划研究,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撰写网志指,拟在油旺区进一步推动“地方营造”(Placemaking),即是以当区特色、历史为原材料,在都市更新过程中,营造具特色的地区环境。他指油旺区中,“果栏”、“花墟”、“女人街”等,都可供规划有深度的“地方营造”,凸显地方特色,从中间接鼓励业主参与楼宇维修和保养,以至美化楼宇外观及内在设施,提升楼宇整体价值。
过去“地方营造”例子成效未算显著
韦志成指,“地方营造”是近年城市发展新趋势,如新加坡滨海湾和韩国清溪川等,过去市建局曾在小社区尝试推动“地方营造”,如几年前在湾仔区几个重建和保育项目的周边范围,包括湾仔街市、利东街及和昌大押等项目,与前湾仔邮政局、北帝庙、洪圣庙等多项历史建筑物,构建“湾仔历史文物径”。另一例子则是中西区,把重建及保育项目包括嘉咸露天市集、百子里公园、中环街市及永利街等,形成“步行历史径”。
不过他指上述“地方营造”工程的覆盖面有限、区内已有项目的推出时间不一,未能有较具前瞻性的整体规划,令“地方营造”效果未算显著,故期望在油旺涉212公顷范围的地区规划研究中,有效实践“地方营造”,带来更具特色的“地区形象”。他续指油旺区有刻划社区特色的地标,如“果栏”、玉石市场、“女人街”、庙街、“金鱼街”、“波鞋街”和“花墟”等,可供规划有深度的“地方营造”,凸显地方特色。
韦志成认为,重建发展老旧地区投资大、难度高,透过“地方营造”可提升吸引力,带动经济和人流,推动更多私人机构及不同持份者参与市区更新发展,并可间接鼓励业主参与楼宇维修和保养,以至美化楼宇外观及内在设施,提升楼宇整体价值,将市区更新提升至更高、更全面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