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科|科主任坚守岗位 自嘲变资讯传递工具:留下只是想教学生
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于新学年中四级推行,逐步取替通识教育科。新科由公布到落实,不足一年推出,欠缺教科书、评分准则及足够师训下,通识老师仓促“转型”教授。
通识及公社科主任陈老师(化名)坦言,对于负责新科感到压力,课程内容今非昔比,重视国情教育,以背诵为主,在课程及国安教育指引规范下,教学空间大幅收窄,只会依从官方教材简报教学,课堂不安排开放自由讨论,以免陷入违规风险。
她坦言,对公社科前景感到悲观,预视最终沦为“闲科”,教学发挥空间大不如前,老师犹如“资讯传递工具”,直言坚守岗位,纯粹责任驱使,“仍然想教书,系想教学生,唔系为呢一科。”
公社科系列三之一——“留”
延伸阅读:
教局高官强调科主任问责 教师忧犯红线不敢自制教材
任教高中通识十多年的科主任陈老师,新学年有多一重身份,将兼教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教育局由决定“改革”通识科,到落实公社科只有约九个月,新学年无提供教科书及考卷评分准则,仅在开学前三个月起,安排网上讲座培训,和提供部分课程教学简报、参考资料及工作纸。
被迫仓促“转型”的她直言,对于负责新科感到压力,担心教学容易误触“红线”。教育局副秘书长康陈翠华早前在立法会上称,科主任要为教材问责,涉宪制秩序、基本法、国安法等内容“不容曲解”。
陈老师说,教育局高官警告言犹在耳,教师团队随即对构思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法感到犹豫,也失去动力改造官方教材,直言将依从官方简报,仅略为剪裁内容,绝不会另加教学素材。她解释,担心内容轻则被断章取义投诉,重则或因误教陷于违法风险,为保障教师团队安全,“你教错语法唔会犯法,但你教错法律,可以话涉嫌违法㗎㖞。”
公社科内容较通识削减一半,三分二内容围绕国情,考卷评级简化为“达标”与“不达标”,取消独立专题研究,改为不计分的内地考察专题研习。入行见证通识科诞生的陈老师表示,新科的内容今非昔比,特别是主题一及二,“‘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侧重灌输官方资料,涉及宪制等无诠译空间,明显以背诵为主,与过往重视批判、多角度思考的通识科有别。
她说,通识科多设小组讨论,针对探究的议题,思考正反两方面,甚至不同持份者的考虑,再由同学作出结论,即使涉及政治及法理议题均有争辩空间,“呢个世界有好多议题唔系只有黑与白,通识科就系培养学生就算你唔同意一样嘢,都要专重唔同人意见。”
涉国安议题无讨论空间 老师要“纠正”观点
不过综合公社科及国安教育指引,订明禁止课堂讨论“发展中”议题,涉及历史文化、法理法治等议题的探究角度“没有正反二元对立”,国家安全议题更是无争辩或妥协空间。
她举例,课程纲要形容国家安全无碍港人权利,“在堂上已经唔可以讨论佢系咪保障到,而系一定要保障社会稳定及人权。”即使学生对国安法的看法与官方不相符,她说教师最终要作出观点“纠正”,“教育局将个责任抛咗畀我哋,要令学生无呢个感觉。”
为免教学的纷争、违反教学指引,她说公社科难设开放的小组讨论,已计划改以“抛问题、学生揾答案”的方式,尝试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这种“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教师团队仍有忧虑,“佢哋担心同学反抗,唔同意老师嘅说话,引起一啲争论。”
预视最终沦“闲科” 六人团队一半人不想教
“我觉得学生依家都醒目,国安法环境之下,大家都知要小心,唔太担心。”陈老师相信学生明白老师处境,但学生如何看待公社科老师,她为此有所忐忑。“以往作为通识老师,系一个好自傲嘅专业身份。依家我会担心学生点睇呢科老师,会唔会对老师有负面嘅评价呢,咁呢个系一定唔开心。”
她停顿数秒再说,“我系好钟意通识科,先会教通识㗎嘛,你依家改我课程,改咗唔系通识科,我唔会好钟意呢个学科,好难㖞真系。”
由通识科过渡至公社科教师身份,六人教师团队,有一半同事扬言不想教,积极准备转教其他科目,她自己坚守岗位,纯粹责任驱使,也因不舍学生,欲陪伴成长,“仍然想教书,系想教学生,唔系为呢一科。”唯一期待教授科目主题三“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冀能有仅余的教学发挥,也会鼓励团队完善教学,“唔会好正面,但我仍然会积极发展呢科。”
对于公社科未来的前景,她直言悲观,科目只有两个等级,预视将被慢慢忽视,最终沦为“闲科”,“我哋无发展空间,政府叫你教喳嘛,变咗资讯传递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