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泳滩|开滩两月累计161泳客遭海胆或水母刺伤 周末增救生员

撰文: 劳敏仪
出版:更新:

大埔龙尾人工泳滩今年6月启用,已率先因“海胆事件”引起关注。截至上周日(15日),康文署处理泳客在龙尾泳滩在水中践踏到海胆,或碰触到水母而被轻微刺伤或螫伤个案,分别各占110宗及51宗。
康文署在泳滩范围内张贴告示、横额、水上浮标及作出适时广播,提醒泳客小心以免践踏或碰触到海胆及水母等海洋生物。该署又透过巡视的救生员及泳滩大使,向泳客作出口头提示,称泳客因海胆或水母以致受伤个案,已大幅下降。

▼退潮时分 龙尾泳滩泳客被海胆刺伤▼

+9

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书面答复议员质询表示,今年6月23日至8月15日期间,康文署处理泳客在龙尾泳滩,在水中践踏到海胆,或碰触到水母而被轻微刺伤或螫伤的个案,分别为110宗及51宗。其中80%个案集中在6月26日及6月27日(共87宗),以及7月10日及7月11日(共41宗)。

在7月中至8月中期间,康文署在4天录得4宗践踏到海胆的个案,以及在2天录得2宗碰触到水母的个案。上述受伤个案均属轻微,泳客在康文署职员提供简单护理后可自行离开。

徐英伟表示,迁移海胆等工作主要由康文署承办商负责,在发现有关海洋生物在泳区范围时,会按需要小心地把牠们从泳区范围迁移至泳区外继续生长。

▼龙尾泳滩启用 周末人头涌涌▼

+12

泳客较多时段增两名义务救生员

徐英伟又指,大埔龙尾泳滩有13名救生员轮值,担任每天救生岗位工作。另外,自本年7月1日起,康文署于周末及公众假期泳客较多的时间,会额外安排2名义务救生员提供辅助救生服务;以及安排医疗辅助队或香港圣约翰救伤队派员到泳滩协助救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