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高中生无修读理科 徐立之促平衡科学与非科学教育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港科院今日发表研究报告,指在2016年有近半数高中生没有修读理科科目。为了吸引更多学生修读STEM(科学、科技、工程,数学)科目,港科院提出5大建议,包括承认现被当作“半科”的高中数学科延伸部分M1(微积分与统计)及M2(代数与微积分),及中学调低核心科目的比重等。

港科院创院院长徐立之(右二)认为香港需要提升学生STEM知识水平。(王洁恩摄)

港科院今日发表“科学、科技和数学教育与香港创新科技的发展”研究报告。报告由2016年5月开始进行咨询,并向中学派发504份问卷,最终收回150多份。

报告指出,美国、欧洲及不少亚洲国家,均把科学列入必修科,但香港却有近半数新高中学生没有修读任何科学或科技学科。此外,现时超过三分二香港中学文凭学生只修读两科选修科,根据研究所得,2016年更有46%的高中生没有修选任何理科科目。港科院名誉顾问伦嘉欣批评,此现象令学生知识基础收窄,削弱他们知识根基。

同时,本港学生修读数学科M1及M2的比率亦不断下降,在新学制下,学生比率由2012年的25%,下降至2016年的14%,远远落后于日本的80%及台湾的67%。

港科院发表“科学、科技和数学教育与香港创新科技的发展”研究报告。(王洁恩摄)

港科院创院院长徐立之表示,为了使香港发展成多元知识型经济,香港需要提升STEM知识水平。他建议正式承认M1及M2数学,以增加选修人数,“有83%学生因为M1及M2科不是完整选修科或核心科而拒绝选修,目前它只当作半个学科或延伸单元,直接承认该科目可吸引更多学生修读。”他建议可把M1及M2数学科设为独立选修科目,或把它们纳入核心科目,并转化成3个新数学核心科目以供选择。

徐立之称有近55%学生花了超过6成时间于核心科目上,他建议中学文凭课程可调低核心科目比重,平衡科学与非科学教育,以腾出空间容纳更多与科学相关的选修科。此外,他又建议课程可设立供弹性选择的单元,以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科学科目的空间。

此外,他亦建议大学应重新检视3322的最低入学标准,及个别课程的收生要求,以鼓励学生选修更多科学科目。另外,他又建议设立正式中学毕业资格,授予达到足够高中教育要求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