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会拟拆四工厦 私人市场即“封盘” 七旬租户冀坚持香港制造
房委会拟清拆辖下四座工厂大厦,以改建公营房屋,最快可于2031年提供4,200伙。四幢工厦的租户今日(20日)到房委会总部外请愿,有租户强调不迁不拆,希望房委会可搁置计划。
其中第二代接手生意的租户表示,自房委会重建工厦的消息一出,各区工厦已立即封盘,租金亦“几何级数上升”。亦有七旬租户坚持“香港制造”,钟表配件在厂房中自家生产,“香港制造品质起码有啲保证,真材实料⋯唔会取巧。”
房委会拟清拆辖下4座工厦作公营房屋发展,包括九龙湾业安工厂大厦、火炭穗辉工厂大厦、长沙湾宏昌工厂大厦,以及葵涌葵安工厂大厦,首3幅用地料可于2031年提供约4,200伙,而葵安工厂大厦则可提供约600个单位,惟尚未有时间表。
租户:各区工厦立即封盘 租金劲升
穗辉工厂大厦租户黄小姐表示,房委会现时只给予租户18个月通知期,批评时间仓促,而且未曾咨询,故感到很无奈,“非常不近人情,铁石心肠。”
黄小姐是珠宝镶嵌及维修厂户的第二代接班人,父亲已租用单位30多年,至今她已第7年接手。她指现时租金约4,000多元,“我出去租嘅话,基本上生存唔到,因为(租金)已经升咗3至5倍价钱。”她又指,由于她的工艺需要“用火”,同时又会制造噪音,她更担心私人工厦未必接受。
黄小姐又指,房委会重建工厦的消息一出,各区工厦已立即封盘,租金亦“几何级数上升”,其中有租户曾到元朗仓地视察,但由于租金高昂,他们亦难以负担。
坚持香港制造多年
年届七旬的岑先生从事钟表配件工作约50年,已租用葵涌葵安工厂大厦30至40年,零件在厂房中自家生产,形容是“made in Hong Kong”,“香港制造品质起码有啲保证,真材实料⋯唔会取巧。”
他又说,自己仍然有气有力,故不想放弃,至今仍有6个员工,“仲要养住班伙记。”
私人工厦常收投诉 担心难安置
九龙湾业安工厂大厦的租户马先生从事舞台灯光音响工作。他表示,当中涉及不少大型用具,例如巨型布景等,对搬迁增加难度。马先生又说,有同行曾在私人工厦租用单位,由于涉及大型音响设备的维修等,故常接到投诉。
他亦指,日后政府将清拆5,000个单位,但政府只安排租户竞投葵涌晋升及屯门开泰工厂大厦的空置单位,而两幢大厦只得60个单位,质疑数目不足。
区议员指私人市场已加租3倍
公民党成员麦梓健表示,以火炭穗辉工厂大厦为例,有一张租约涉及7个单位,料按现时的赔偿方案,则最多可获20万元,坦言金额不足,难以足够应付全部的搬迁费及装修费。
他又指,租户难以在短时间迁出,亦有人查问过私人工厦市场,但有业主已将租金上调近三倍,“摆明系趁火打刧。”他批评,政府可发展棕地,但却选择清拆工厦,犹如摧毁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