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山历史建筑印度庙失修 学者指全球独一无二 区议员促保育

撰文: 张嘉敏
出版:更新:

暗绿色的外墙,粉岭皇后山内有一座隐蔽的印度庙藏身树林内彷如其保护色。呈莲花形状的设计,阳光丝丝渗透庙内,令庙宇更显庄严。庙宇虽然已评为三级历史建筑,但亦荒废多年,不但有树木于上方生长,更出现钢筋外露等失修问题。
前古咨会成员,港大建筑保育副教授李浩然指,印度庙有高的建筑价值,形容其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属“全球独一无二”,认为当局考虑保育方案时应著重建筑物与社区的连系,提高其社会价值。有区议员指,当局应完善前往的道路之余,亦应“从下而上”让居民参与制定保育方案。

三级历史建筑皇后山军营印度庙,外型甚为残旧,更有树木依附建筑物生长。(罗君豪摄)

建筑呈莲花形、外墙涂上暗绿色,而内部则以红、蓝色粉饰墙身。建筑物顶部有几扇窗,让阳光渗入原为神坛的位置,虽已荒废多年,无损其庄严感。皇后山印度庙于1960年落成,属于皇后山军营一部分,当年供尼泊尔啹喀兵供奉印度教破坏之神“湿婆”,军人亦会在此庆祝节日。

建筑物失修 钢筋外露

印度庙于1996年起空置,现时外貌甚为残旧,油漆剥落之余,亦有部分钢筋外露。建筑物顶部甚至有树木依附生长,而内部的天花亦有疑似树根,出现漏水情况。庙宇旁有供奉印度教之神“湿婆”的神坛。印度庙未被划入皇后山公营房屋发展项目范围内,与公营房屋地盘仅相隔一扇铁丝网,地盘旁的山路成为前往庙宇的唯一可达之路,惟路途陡峭。

印度庙内部以红、蓝色粉饰内墙,阳光透过屋顶窗户渗透入内。(罗君豪摄)

学者:系印度以外,得香港有

前古咨会成员,港大建筑保育副教授李浩然指,皇后山印度庙未有采用传统印度庙宇的建筑风格,反而加入抽象式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而其莲花形设计于全球罕有,于印度新德里的灵曦堂亦使用类似设计,惟它于1986年落成,而规模与设计上与皇后山印度庙亦不尽相同。李浩然形容皇后山印度庙建筑风格全球独一无二,“可以话系印度以外,得香港有。”

他指,虽庙宇有高的建筑价值,但其历史价值及社会价值却不太大。他解释,殖民时代军营多会附设宗教场所,如现为解放军驻港部队总部的前驻港英军总部,于面向夏悫道的部分以往亦为教堂用途。而皇后山的印度庙过往未有发生重大的历史事件,因此建筑物没有太大的历史价值。

皇后山军营印度庙旁,有供奉印度神“湿婆”的神坛。(罗君豪摄)

著眼社区用途 免沦甘棠第翻版

至于其社会价值同样不高,因过往只为尼泊尔啹喀兵所用,未有与社会大众产生连系。他指,当局考虑保育方案时,应从了解社区需要入手,活化建筑物时应用作当区需要的用途,以提高其社区价值,否则即使有高的建筑价值,最终亦只会与社会脱节。

他举例指,如被改建为孙中山纪念馆、于半山的法定古迹甘棠第,便正正属具高建筑价值,但因活化后用途未能融入社区,沦为缺乏社区联系的保育失败例子。

+11

区议员促完善道路 从下而上提保育

北区区议员罗庭德指,随著日后皇后山推展其他发展项目,担心影响印度庙的结构、甚至会有清拆危机,加上庙宇残破,若当局不尽快保育,忧虑有建筑物有结构问题。他指,近年有不少关心历史建筑的市民注意到印度庙,假日亦有不少市民前往“打卡”。他批评当局未有善用历史建筑特色,未懂得改造成当区地标。

他建议应先完善前往建筑物的道路,并让公众参与制定保育方案,“从下而上”提出保育建议,而现时应先让公众了解建筑物的历史、社区的需要,“系宗教之上平衡到社区需要,亦兼具本身特色、历史元素。”

古物古迹办事处回复查询,指建筑物位于地政总署管辖的未拨用政府土地范围内,而历史建筑的评级制度属行政性质,如部门有具体的维修保养工程计划,古迹办乐意从文物保育角度提供技术意见。 就已获评级的历史建筑,按照一贯做法,如公众人士提供新资料确实证明个别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文物价值,古迹办会进行研究并将报告提交独立的历史建筑评审小组按既定的六项评审准则审阅,有需要时再把有关资料连同评审小组的建议提交古咨会重新考虑该建筑物/构筑物的评级。

地政总署回复指,北区地政处在军营停用后将有关政府土地围封,以防被非法占用或破坏。及后部分前军营及附近的土地被规划作公营房屋用途,该庙宇并不在发展范围内。因此该庙宇现时仍被围封和不对外开放,通道只可前往围封界线。 北区地政处没有收到开放该建筑物的申请,历史建筑物的保育工作不属地政总署的职权范畴。若有团体或政府部门欲申请使用该地点,须向古物古迹办事处及地政处提交保育建议,以供考虑。

罗庭徳建议应先完善前往印度庙的道路,并让公众参与制定保育方案。(罗君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