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教育|教育局建议中史科办抗日歌曲欣赏会 了解抵抗外侮情况
国安教育正逐步渗入中小学各科课程,教育局今日再公布多四科相关课程框架,包括中国历史科、历史科、生活与社会科及经济科。
中史科课程指引提到,透过晚清列强入侵中国的历程,如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等,以了解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藉抗日战争史,让学生明白到内地与香港“一衣带水、共为唇齿”的关系,又建议可举办跨学科活动,例如与音乐科合作,举办“抗日歌曲欣赏会”。
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 了解政治安全
教育局今日再公布多四科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包括中国历史科、历史科、生活与社会科及经济科。当中,中国历史科及历史科的教学重点均提到,透过认识近代以来中国面对列强入侵,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经历;以致英国占领香港,及后国家克服困难,恢复对本港行使主权的“奋进历程”,去培养学生国民意识及建立整全的国家观念。
高中中史科指引提到,研习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之役等侵略行为,如何威胁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从历史维度了解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初中中史科要令学生明白国家与香港“共为唇齿”
初中中史科方面,可透过抗日战争爆发及香港沦陷的概况,让学生明白到国家与本港“一衣带水、共为唇齿”的关系,并从民族、国家被侵凌的危难中明白国家安全对人民福址的重要性。
针对抗日战争课题,当局建议,高中中史可与音乐科合作,举办“抗日歌曲欣赏会”,了解国民同心抵抗外侮的情形;或与视觉艺术合作,举办“抗日海报创作比赛”,并与当时的艺术作品比较,认识文宣对国防的作用。
本港殖民历史亦成国安教育材料。初中历史科指引提及,认识英国在香港的管治措施,包括让学生了解港港督拥有极大权力,政府高层官员亦全由英人出任、华人受到不平等对待等。
初中生社科教国安法无损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
初中生活与社会科方面,框架列明要简介《香港国安法》的四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亦要明白《香港国安法》无损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以及明白国家安全属中央事权,根据《宪法》和《基本法》,中央有权直接处理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事务,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仍然有宪制责任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
高中经济科课程框架指引则提及,让学生以“亚洲金融风暴”为主题进行专题研习,明白维护经济安全对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并认识到香港与国家相互依存,国家对维护香港繁荣安定的重视和支持,香港也有责任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四科的课程框架都建议安排到内地考察交流活动,例如如到粤港澳大湾区考察,参观创新科技企;参观内地的虎门砲台、林则徐销烟池及相关博物馆,认识英军侵华的经过及当时国防弊病等。
教育局自2月起已公布国安教育课程框架,连同今次公布的4科,一共有15科相课框已公布。当局早前指,全港中小学将于2022/23年起全面落实国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