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争取】深水埗桥底设假日熟食墟 新春应市 区议会初步通过

撰文: 黎静珊
出版:更新:

经过3次问卷调查、两次熟食墟试验,“重现街道熟食文化关注组”及“关注综援低收入联盟”向深水埗区议会提议,在钦州街与通州街交界桥底设立假日熟食墟,今日(28日)交关注贫穷问题及少数族裔工作小组会议讨论。会上议员普遍支持建议,最终以原则性通过,结果会交区议会大会全体议员传阅。

团体建议在钦州街与通州街交界桥底设立假日熟食墟,获深水埗区议会原则性通过。(黎静珊摄)
食环署代表杨志明(左三)引述环保署六点关注。(黎静珊摄)

设隔音罩 专线收查询

第一波熟食墟将于年三十至年初二举行。食环署代表杨志明就团体申请临时娱乐场所牌照,在会上引述消防、地政等部门的回应。其中环保署提出六点关注,包括发电机需远离居民,放置在露天地方而不在桥底、建议使用省能燃料、放置隔音罩及设立专人接听热线,接收附近居民查询。区议员郑泳舜及刘佩玉均认为,政府部门除了提出问题之外,都应该提供支援。

小贩假日熟食墟市的地点。(黎静珊摄)

警方不反对建议

新妇女协进会计划统筹胡穗珊亦表示,既然环保署关注发电机问题,不如由机电署协助提供湿电,既环保,又能显示对基层项目支持。除了环保署,路政署亦提出七点需知,包括活动不可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滋扰,需预留两米空间作紧急检查及维修,以便署方人员在短时间通知下作紧急检查维修,而单位不可索偿。路政又提醒团体需将火灾风险降至最低,包括提供灭火筒等。至于地政及警方对此没有评论及不反对建议。

议员伍月兰狠批政府部门双重标准,质疑为何区议会活动毋须咨询附近居民,如今却要求地方团体咨询,再加添建议限制,赞赏团体“经过万难”提出熟食墟建议,希望政府部门配合。杨志明指,就电力及牌照问题,食环署已经与街市组、牌照组及机电署视察地点及跟进,强调一定会协调部门提供方便,“好著紧好主动去做。”

关综联组织干事李大成(左一)解释,受限于食物制造牌照,至少两档需要借用小食店制造食物。(黎静珊摄)

“买同卖都好大需要”

对于议员担心小贩档招募不够开放,关综联组织干事李大成解释,受限于食物制造牌照,至少两档需要借用小食店制造食物,所以至少三至四档需要预留,但也有六至七档可抽签安排经营。由于涉及食物安全问题,申请的小贩将安排到小食店试做食物,测试适合与否,欢迎少数族裔人士参加。

团体会前向小组主席及议员递交请愿信,李大成表示不论基层街坊,以至小贩团体,都对熟食墟“有好大需要”,尤其当农历年“桂林夜市”屡受针对之后,失去一个保留庶民文化的活动。他认为选址上经过试验,市民咨询正面,期望政府部门协助。

最终小组原则上通过建议,并希望政府部门提供适切支援。

团体会前向小组主席及议员递交请愿信。(黎静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