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22亿望后石污水厂承办商表现差 郑若骅夫公司有份承办

撰文: 黄金棋
出版:更新:

耗资逾22亿元的屯门望后石污水处理厂,是渠务署约10年前,首次以设计、建造及营运合约形式,推展的污水处理项目。惟项目过去数年,曾多次被揭发污水渗漏等问题,完成改善工程仍遭批有多项不足,承办商营运表现差曾多次遭扣款。
审计署今日(28日)发表报告,批评该厂合约承办商营运表现,厂房有设施在使用前,已知效能欠佳,导致经处理污水的大肠杆菌含量偏高。另外,接触污水的混凝土保护涂层亦过早损蚀,部分构筑物保护膜更曾于2016年7月大幅剥落,令构筑物外露和受到侵蚀。
根据渠务署资料,该厂承办商为“安乐-得利满-中建联营”,当中安乐工程由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丈夫潘乐陶担任主席。

屯门望后石污水处理厂建于1982年,渠务署于2010年采用设计、建造及营运合约安排,推展污水厂的改善工程和营运项目,并于2014年完成及启用。截至2020年10月,工程项目的整体开支为18.589亿元;而向承办商支付的营运费用方面,至2020年3月为止,总额约为4.12亿元,累计涉款额达22.7亿元。

石屎保护膜未启用已损蚀 部分位置大幅剥落

审计署就的望后石污水处理厂的改善工程和营运安排发表报告,发现承办商在管理及营运期间有多项不足之处。首先在工程合约方面,有机会接触污水的所有混凝土构筑物,均须采用液态应用保护膜系统加以保护。惟审计署批评,承办商所涂的聚脲涂层保护膜,自2013年12月,完成改善工程,但未启用时,已出现损蚀;到2015年3月,约有15%的保护膜剥落;2016年7月,部分构筑物,例如粗隔筛槽和沙井的保护膜大幅剥落,令构筑物外露和受到侵蚀。

渠务署当时曾指,若未能及时修复,可导致混凝土剥落,构筑物结构受损,严重干扰污水处理程序。承办商虽使用两种其他涂层修补剥落的混凝土涂层,审计署认为﹛渠务署需要继续监察新种类保护涂层的效能,以及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及早完成有关调查。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丈夫潘乐陶▼

14%时间经处理污水大肠杆菌含量仍偏高

审计署亦批评,污水处理厂启用前一个月,已发现紫外光消毒设施的自动清洁系统效能欠佳,未能令紫外光灯套筒保持洁净,从而导致经处理污水的大肠杆菌含量偏高。承办商解释自动清洁系统失效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化学强化一级处理程序中,硫化铁在紫外光灯套筒上积聚,影响该系统的液压筒的运作。审计署认为,渠务署需要持续检讨自动清洁系统的运作,以及探讨进一步措施以提升其效能。

在营运方面,审计署指出渠务署在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曾在161日突击检查望后石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水中大肠杆菌含量,当中有23日、即14%日子排放的污水中大肠杆菌含量偏高。而审计署留意到承办商进行的调查需时由 9 天至约20个月不等,有关当中3日的调查更要在一年后才有结果。

经改善的望后石污水处理厂消毒设施的紫外光灯组件。(审计报告截图)

曾违规排放未经处理污水 致14个泳滩关闭约两天

审计署又批评,承办商未能符合部分关键绩效指标,指出望后石污水处理厂由启用至2020年10月为止,渠务署从支付给承办商的营运费用中,合共遭扣减565,920元,涉及8次未能符合5项关键绩效指标指标。而遭扣减的最大一笔款项为 460,980元,涉及2014年8月发生的未经许可紧急绕道排放事故,排放了约95,000立方米未经处理的污水,导致14个泳滩关闭了大约两天。

(审计报告截图)

报告同时指出,望后石污水处理厂职业安全有可予改善之处,并举例指于2014年10月发生致命意外,承办商一名工人怀疑在关上水闸期间跌进终端沙井,其遗体在一个月后才发现。

审计署建议渠务署,应继续密切监察承办商,营运望后石污水处理厂的表现,包括符合关键绩效指标的情况,以及按预定时间检讨合约的扣分机制,并适时完成;以及持续检讨在设计、建造及营运合约安排下,营运经改善的污水处理厂所节省的开支。渠务署署长同意审计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