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1 Musea名潮食馆称机电署证通风合格 政府反驳:无派员参与

撰文: 朱海棋
出版:更新:

名潮食馆群组造成57人感染,该餐厅早前公开表示,机电工程署早前委派的人员搜集数据,证明餐厅符合标准。政府事隔四日后反驳,无任何一个政府部门有参与餐厅提到的研究,又指出食肆座位跟厨房的空气流通要分开计算,才符合法例要求,无证据显示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等专家的调查有漏洞。

政府:餐厅下层堂食部分换气量偏低

名潮食馆3月31日举办“还我真相”记者会,罗列三大争议点,政府今日(5日)凌晨逐点反驳:

1.名潮:机电工程署委派合资格的专家小组做的测试 ,检视及搜集在期内有关通风系统及相关数据,证明名潮食馆的鲜风系统符合标准。

政府:澄清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包括机电工程署)曾获有关食肆委聘进行任何研究。

2.名潮:袁国勇视察时餐馆已停业,部分位置及厨房的抽风并未开启,或影响结果。

政府:将食肆座位间与厨房的空气流通一起计算是不正确,因法例要求座位间与厨房须为两个个别的通风系统,而食物业牌照的申请指引也明确地交代这点。事实上,有关食肆厨房的实际通风系统是接驳到K11 Musea的中央系统,与其座位间的通风系统是完全独立的。

3.名潮:餐厅下层每小时的换气次数达到2.9至5次,上层的换气次数更达12至18次,符合牌照要求每小时鲜风量达17立方米的标准。

政府:跨专业团队的结论指出,餐厅爆发很可能跟下层堂食部分地方的每小时换气量偏低(1.2及2.1)有关,虽然其他两个部分的每小时换气量为6.1及6.4,令邻近茶水间出现接触传染的机会高

+1

政府重申,参与K11 Musea调查的专家已全面考虑所有可得到的证据,并基于科学证据及专业知识履行责任及作出判断,现时可掌握的资料并未有显示调查过程出现任何漏洞,在食肆施行每小时换气量或以空气净化设备作为替代的要求是建基于现有的科学理据、海外的指引及相关学科专家的共识。

名潮食馆澄清:港大团队获机电署安排测试

名潮食馆晚上回应称,澄清没有主动委聘政府任何一个部门(包括机电工程署)进行3月31日记者会上提到的研究,当日会上引用的测试报告资料,是由香港大学合资格的专家团队获机电工程署安排而在名潮食馆内进行的。

馆方又称,在记者会中没有表示食肆座位间与厨房的空气流通应一起计算,重申餐厅上层和下层的换气次数就算分开计数仍符合牌照要求,即每人每小时鲜风量18立方米,下层的数据跟上层厨房的换气量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