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高透气导电材料 适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长期监测健康
穿戴式电子产品日趋普及,香港理工大学研发超弹性“液态金属纤维毡”导电材料,透气度较日常用的护理胶布高22倍,可长时间穿戴,适合广泛应用在健康监测设备、软性机械人和紧贴皮肤的电子产品。该物料预计至少要再经3至5年研究,应用在电子设备,才有机会推出市场。
可穿戴的生物电子仪器一般紧贴用家皮肤,采用的物料必须具备高弹性和高透气度特点,并适用于置入监测人体生理数据的传感器,才可供长时间配戴,也不会引致皮肤敏感及发炎。
现时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薄膜技术缺点是通透性差,长时间配戴或感不适。理大今次研发的液态金属纤维毡,获香江学者计划及香港研究资助局约180万元,花4年时间研发该导体材料,以涂抹或印刷方法,把液态金属物料,加于利用静电纺丝程序制成的弹性纤维网上,具超高弹性、导电性能佳、导电稳定性高和高透气的特点。
在兔子实验上,发现使用新物料,其皮肤没有明显敏感状况,在夏天把物料贴在人体皮肤一周,也无负面影响,对液体、气体和水气也具有高通透性。
理大纺织及服装学系教授郑子剑领导是次研究。由应用物理学系、生物医学工程学系跨专业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把选用的液态金属打印在手套、气球等橡胶产品的弹性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物料上,组成液态金属纤维毡,把毡子拉展至18倍,并重复进行12次,自动行成小孔,大大提升透气度。研究结果最近于《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
此外,研究团队利用液态金属纤维毡,制成三片分别用以量度心电图、汗液和温度的传感器,把它们叠在一起使用,物料厚度约1毫米,而三个传感器均正常运作,保持高透气度。
郑子剑形容,液态金属纤维毡柔软度与人体皮肤相若,活动时不会影响功能,透气性、可拉伸性和导电性三方面的表现好,目前未有物料可相比,唯一限制或是如何保持长期稳定性,仍需时了解其耐用度。
至于应用首选场景,他称未必是医疗用途,相信主要用于监测,例如汗液监测,糖尿病人可透过电子穿戴仪器长期了解血糖状况;另可用于心电图、运动监测。郑又指,以物料计算,认为“是“非常可接受的价钱”,日后应用时因非“精密仪器”,料有关产品介乎数十至千元不等。他预计,至少3至5年研究应用在电子设备,才有机会推出市场。
研究团队下一步提高液态金属纤维毡的性能,开发具多层电路的单片可拉展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日后冀用于长期健康监测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