㓥盘空间可以用得几尽? 答案:擡头吧!蜗居建阁仔
新盘愈㓥愈细,跌破一百平方呎指日可待,既挑战上车客的底线,亦相当考验室内设计师的功力——要将如车位般大小的斗室,化身成可容纳起居饮食的生活空间。早前屯门新盘发展商便曾扬言:“用有限空间活出无限”。《香港01》找来室内设计师细述香港住屋空间改变,并拆解㓥盘空间妙用大法。
设计情报中心设计总监陈礼善(Kevin),从事设计行业近廿载,见证香港居住空间的转变。对于时下私楼单位面积愈㓥愈细,他认为不算新鲜事,“以前x世代(即七十后)住系寮屋廉租屋,两兄弟共用一柜、9个人挤在200呎单位、厨厕搬出室外,已经入晒脑。”作为于土生土长的x世代设计师,他对㓥房开则“看得开”,认为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未来新楼趋势会是minimize(最小化),设计上会减少煮食元素,普遍采用开放式厨房,甚至以会所取代。
愈住愈细,本港住屋环境被批评新不如旧,Kevin不尽认同,“未来新楼趋势会是minimize(最小化),但空间运用仍具有相当可塑性。”首先,设计上会减少煮食元素,普遍采用开放式厨房,甚至以会所取代。
“现在的新楼不论规模均设有会所,包括厨房、宴会厅等,招呼亲朋戚友直接落会所,不用入屋,单位内原有的厨房空间,便可划分出来。”
高空发展加建“阁仔”
同时,平面空间不足时,设计师逐步转向高空发展,“时下新盘部分有近3米多的楼底高度,故大可利用此优势,加建‘爬梯’及‘阁仔’。”Kevin解释,所谓的“爬梯”可以是由组合柜砌成,“阁仔”则是以夹板加十字骨架构成,足够承托约250公斤的重量,可放置简单家具,但高度不足以站立,故仅作睡眠区,原理有点像碌架床,但不涉及违法僭建。而下层则是客饭应及厨厕。
除了用以镜面增加视觉上的空间感,以往常用作收纳的吊柜,今天已全改用木地台设计,“吊柜予人上重下轻的不适感,地台既尽用高楼底优势,亦可以减低压迫感。”Kevin又认为,若然拣选单位非特色户,亦尽量避免选择设有大露台的单位。
㓥盘流行 发展商“睇𩠌食饭”
今时今日楼价𩙪升至与市民负担能力脱轨,昔日供低收入人士居住的百余呎细单位,今日被称为“㓥盘”,除了越㓥越细,每呎售价更动辄逾万元计。Kevin直言,新盘仿佛要“斗细”,“跟地皮的剪裁其实无太大关系,发展商都是‘睇𩠌食饭’,以bugdet (预算)计番个建筑成本 ,例如450万(单位银码)最易入手,便用450万计番个建筑成本和面粉价。”
双露台摊分居住空间
追溯至八、九十年代的私人屋苑,同样有出现过200余呎的迷你户,Kevin指,如沙田第一城或河畔花园,一个实用面积284平方呎的单位已可间做两房,供二人家庭居住,“那时候的单位实用率高达八成,纯粹将正常家庭所需要的面积全部缩细,尚有间墙厨房、睡房等,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他续指,当年私楼多为人诟病应是大窗台,但窗台设于屋内仍可供使用;反而近年的新盘不论单位面积多少,均设露台、甚至双露台(即露台及工作平台),且计入销售面积内,摊分了室内使用空间,致令实用率偏低,予人有㓥房的感觉。 “很多人睇楼往往被景观吸引,先走出露台,其实真正入住后留在室内空间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