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数学卷有MC题疑出错 老师指涉歧义字促废题 考评局不评论
DSE中学文凭试数学科必修部分周一(7日)开考,今年试卷难度引起讨论,卷二其中一题MC更惹争议,不少考生及补习老师质疑是否出错。
《香港01》访问两位中学数学老师及一位学者,综合他们意见分析,该MC题字眼涉有歧义或用错字,而题目经计算后亦可出现多个结论,令考生无法选择最准确的答案,甚至“拣唔到答案”。有老师形容问题严重、不可接受,质疑考评局审题是否足够;而部份考生或因此多花时间作答,对他们不公平,促考评局正视及处理,“绝对需要解释”,建议取消该题或向所有考生给予同分。
考评局周三(9日)回复称,已进入评卷阶段,不会评论个别试题、答案及考生表现等机密资料,未有正面回应题目是否涉及出错,强调试卷经过多轮审核和校对,评阅答卷时会详细检视考生表现,作出公平的评核。
文凭试数学科必修部分卷二为MC卷,全部试题均为多项选择题,占全卷的35%。考生须在一小时15分钟,完成45条题目,各题占分相等。该卷第34题引起争议,有考生在网上讨论何为正确答案、是否出错题目。
第34题考核“对数方程(Logarithmic Equations)”及“指数方程(Exponential Equations)”,考生需要根据题目,在同一直角坐标系(rectangular coordinate system)”上,描画两条方程的图像(graph),然后判断题目列出的3个描述是否正确。
2025DSE数学必修部分卷二第34题:
On the same rectangular coordinate system, the graph of y = y = logₐx cuts the graph of y = a^x and the x-axis at the points P and Q respectively, where a is a positive constant. Denote the origin by 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I. a<1
II. OQ>a
III. ∠POQ=45°
A. I and II only
B. I and III only
C. II and III only
D. I, II and III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上,y = logₐx 的图像分别与 y = a^x 的图像及x轴相交于点P及点Q,其中 a 为一正常数。将原点记为 O。下列何者正确?
I. a<1
II. OQ>a
III. ∠POQ=45°
A. 只有 I 及 II
B. 只有 I 及 III
C. 只有 II 及 III
D. I、II 及 III
资深数学老师:英文题目有字眼存歧义 中文题“拣唔到答案”
两位老师均质疑题目字眼出现问题。一名任教超过十年、不愿具名的资深数学老师认为,该题的英文字眼“cuts”存在歧义,以致答案有争议。他解释,“cuts”在数学上没有一个严谨定义,各教科书中“cuts”的意思不一,部分老师认为包含交叉及相切(touches)的意思,从而得出“只有III”的答案;亦有老师将“cuts”解作只有交叉而得出答案D。
至于对应的中文字眼“相交”,他指,图像上可出现两种情况,令正确答案“只有III”,但题目没有提供这个选项,令考生“拣唔到答案”。该老师推断,拟题者似乎疏忽其中一种情况,“以为得一个可能”。
能力高考生会发现问题 多花时间应对 造成不公
他又说,题目本身已经困难,首次见这两种方程“摆埋一齐考”,相信一般考生不曾接触。但他估计,能力较高的考生会发现试题有问题,如果考生因此“用多咗时间stick on (纠缠)呢题”,对他们并不公平。
圆玄学院妙法寺内明陈吕重德纪念中学数学科主任陈晨代亦认为,该题的中英文版的字眼意思存在差异,中文版甚至出错,令考生“拣唔到答案”。至于英文版,他认为“cuts”不包含“touches”的意思,故答案是D,即I、II及III都正确。
对于中文版“相交”一字,陈表示,虽然“cuts”一般译作“相交”,但在不改现有答案选项下,更准确应译为“相交但不相切”(“touches”译作“相切”)。
他估计,拟题及审题者或留意不到“a>1”而两图像相切的可能,形容是“好微细部份”,“好容易留意唔到呢个盲点”,不算错得离谱。他认为,考评局应取消该题,这样才对考生公平。
科大数学系副教授:拟卷者没考虑题目所有可能性 有“少少大意”
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副教授方子豪则表示,考虑该题得出的多个可能情况之后,最正确答案应是I、II、III都不必然正确,但题目没有这个选项。他估计,出错原因是拟卷者没考虑题目的所有可能性,尤其是特别情况(special cases),“出卷考虑唔全面,就出咗条问题”。
他形容拟卷者有“少少大意”,因要“有啲功力先揾到”,但仍觉得可以尽量避免。他又说,对于考评局“数漏一啲case”,“如果只系两三个人做过但发现唔到,都可以接受。但如果10个人做过吓,都发现唔到,就比较出奇”。
他笑称,“我自己都用咗3至4分钟”,才计算得到,相当耗时,而卷二作答时间紧绌,相信考生只会以简单的思路理解题目。
他又认为,最理想的英文用字应该是“intersect”,而非没有共识的“cut”,“cut太informal(不正式),我唔会用”。他认为,“intersect”意思相等中文版的“相交”,可令两个版本用字意思较一致。
老师形容问题严重 促考评局正视 “绝对需要解释”
该名不具名的数学老师形容今次问题严重,“数学基本上只得啱同错,唔会好似其他科有中间位”。他说,对于在公开试“出错数”,并会影响考生未来,觉得不可接受,又质疑拟题者“谂得唔够清楚”,希望考评局审视拟题者的质素,及要有足够专家审视试卷。
他促请考评局正视及处理问题,“绝对需要解释”,建议在DSE后,以免影响考生心情。他又建议考评局一致向所有考生给分,或者取消该题亦可接受。
考评局:不会评论个别试题、答案及考生表现等机密资料
就卷二第34题有否出错、会否取消该题、是否涉及拟题失误、有否接获考生投诉,考评局周三(9日)回复,数学科必修部分已进入评卷阶段,不会评论个别试题、答案及考生表现等机密资料。
考评局又称,试卷经过审题委员会详细审拟,以及多轮审核和校对;考试完成后会按既定程序评阅答卷,详细检视考生表现,作出公平的评核。评卷参考及考生整体表现会于每年考试结束后出版的《试题专辑》内刊出。
▼2025文凭试英文聆听及综合卷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