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平台|Uber提规管框架建议 倡司机需有牌照及接受背景审查

撰文: 洪戬昊
出版:更新:

随着香港政府就网约车平台服务规管展开研究,Uber今日(25日)与传媒分享3大规管框架原则—安全性、可靠性及灵活性,具体建议包括平台及司机均需获发牌照、所有行程须有保险保障、双向评分机制、司机背景审查及车检等。

Uber表示,欢迎政府就网约平台规管展开研究,建议未来框架须以乘客及司机的安全与服务品质作核心考量,并避免设立过于繁复的发牌机制。他们与政府的目标一样,也是提升市民的点对点交通体验。

Uber引述研究指本港尚欠19%点对点交通服务

根据Uber委托全球顾问公司AECOM进行的香港点对点交通供需研究,香港点对点交通服务的需求将持续上升,预计至2034年,每日有意图出行需求将超过140万人次。而目前,全港约19%的点对点交通需求尚未被满足。

Uber香港区总经理钟志霆指,网约共乘服务与传统的士属互补关系,非竞争对手,“规管网约共乘服务不等于我们失去了的士。在全世界网约共乘服务被规管的市场中,的士也与网约共乘服务共存。”他表示,网约共乘司机在未来规管下应可继续弹性工作,方能灵活应对市场需求。

Uber香港区总经理钟志霆与传媒分享3大规管框架原则—安全性、可靠性及灵活性。(Uber提供图片)

运输署及交咨会辖下工作小组上月与Uber在内的网约车平台代表会面,钟志霆形容会面是“很好的讨论”,Uber向小组介绍了规管框架原则,而政府的目标也是提升市民的点对点交通体验。

Uber:若规管框架欠缺灵活弹性可能削弱服务可靠性

Uber认为容许司机自行灵活选择工作时间与方式,为香港网约共乘服务能否满足实时需求的关键。灵活弹性能让共乘服务供应即时调节,配合乘客需求,对司机及乘客双方均有所裨益。若规管框架欠缺灵活弹性,可能削弱服务的可靠性,减少乘客的出行选择,并限制经济收入的机会。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高级讲师刘浩典以网约车平台已合法化的新加坡与香港作比较,指以为香港的合法化进程会较轻易,“新加坡以禁令闻名,之前连香口胶也被禁。我以为新加坡(的合法化进程)会慢很多,但我不能再错更多了。”他表示,网约车平台合法化一定会有“输家”,例如的士司机将面临大很多的竞争,但政府应着眼于整体好处。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高级讲师刘浩典以网约车平台已合法化的新加坡与香港作比较。(洪戬昊摄)

运输及物流局:今年内就规管网约车平台订定立法建议

运输及物流局表示,交通咨询委员会已成立“提升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工作小组”,探讨有关服务的策略方向及如何规管网约车平台。工作小组曾于2月19日分别与的士业界及网约车服务平台会见交流,Uber 早前亦有就其研究报告送交工作小组参考。

局方又指,运输署正就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的整体供求,以及乘客需求及转变进行研究。工作小组会考虑相关的研究报告和各持份者的意见,并尽快向政府提交建议报告。政府在全面考虑工作小组的报告以及所收集到的意见后,会于今年内就规管网约车平台订定立法建议,以进一步提升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的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