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新收费|消息:非紧急病人若分流后弃诊 日后仍须付费
政府今(25日)公布多项公营医疗收费改革,包括非危急、非危殆病人的急症室收费调高至400元等。新收费2026年1月1 日生效。消息人士表示,现时大部份病人入急症室时会先登记及付款,将来一类危殆及二类危急病人获豁免收费,但若家属误付费,日后可作退款。
消息人士又举例,若病人被分流至四类次紧急及五类非紧急,却因轮候时间过长打算离开,病人亦须付分流费用,详情有待公布。
政府同时宣布,将从三方面加强医疗保障,包括改善医疗费用减免机制;增设全年1万元医疗收费上限;加强危重药械病人医疗保障。消息人士指,病人未必会同时受惠于三层保障,预计只会受惠其中两种,并指若病人不符合资格申请医疗费用减免,亦可享用1万元医疗收费上限。
政府今日公布公营医院收费改革,将急症室收费由180元增至400元,一类危殆及二类危急病人则获豁免;非紧急放射诊断及病理检验服务按项收费及增加药物收费及限制数量等。政府同时宣布,将从三方面加强医疗保障,包括改善医疗费用减免机制;增设全年1万元医疗收费上限;加强危重药械病人医疗保障。
1)改善医疗费用减免机制
医管局将放宽费用减免机制申请条件,行政总裁高拔升表示,未来入息限额会将改用家庭住户入息中位数为基准,限额由中位数上限75%调高至100% ,一人入息限额调高至中位数150%;资产将跟随公屋限额。
费用减免机制涵盖范围及期限亦将扩阔,例如有效期由现时的12个月扩至18个月、范围将涵盖至偶发性使用普通科门诊的65岁以下人士。家庭定义方面,部份同住但没有直接财政联系者未来将毋须纳入资产审查。
现时费用减免机制的合资格受惠人数有约30万,消息人士表示,当中1至2万人成功申请减免,预计将来合资格受惠人数会增至140万。
2)增设全年1万元医疗收费上限
医管局公布,每人每年有一万元收费上限,适用于所有收费项目,但自费药械除外。局方预计,约7万名因病情需要经常使用医院服务的重病病人受惠。消息人士透露,若病人达1万元收费上限,可向医务社工申请;将来会研究在HA Go办理手续,让市民毋须亲身到医院。
3)加强危重病人药械保障
政府会加快引入更多有效创新药械,放宽撒玛利亚基金安全网申请资格,让更多中等收入的病人可获安全网资助购买自费药械,而现时获部分资助的病人亦可获更多资助。
现有机制下,只要药价高于病人分担额,病人就可获得部份或全数资助。病人缴付其分担额后,余下药费会由基金资助。消息人士表示,现时撒马利亚安全网有约7千至8千人受惠,当中七成病人获全额资助,但仍有3000人需自行负担,期望日后病人可获资助购买自费药械。
▼公立医院现行收费表2026年1月起新收费表▼
普通科门诊承载力足够否? 消息人士:鼓励有经济能力病人到其他社区医疗机构
今次改革其中一项目的,是鼓励四类次紧急及五类非紧急病人减少使用急症室,转到普通科门诊或私家诊所求诊。被问到现时普通科门诊的承载能力是否足够?消息人士表示,将来或会重组普通科门诊的定位,会特别照顾低下阶层,并鼓励有经济能力的病人可到其他社区医疗机构。
消息人士强调,急症室和普通科门诊服务并非替代关系,并指社会认为若无法到普通科门诊就要到急症室的观念,是“累积了很多年的制度上错配”,期望纠正市民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