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营医疗收费改革明公布 急症室收不多于400元、设“封顶”机制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政府明天(25日)公布公立医疗收费改革详情。政府拟分五年推动收费制度改革,据悉,为了让前线人员有时间适应新收费制度、也要调节电脑系统等,至少半年后才会逐步开始收费改革。当中急症室收费会引入两级制,而目前约九成半到急症室求诊,被评为非危殆或非危急者,收费会由目前180元上调至与一般私家诊所的收费看齐,介乎300至400元之间。

此外,政府门诊的检查项目也会引入逐项收费。有消息称,当局又倾向引入“封顶”机制,例如一年累计支付一个指定数额,以免非综援的长期病患者承受太大压力。有消息指每年最多付一万元诊金连药费。

卢宠茂(黄浩谦摄)

急症室收费引入两级制 非危殆者需付不多于400元

政府明天(25日)公布公营医疗收费改革详情,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会率领局方和医管局高层举行记者会交代详情,之后更有简介会讲述技术详情。据了解,急症室的收费会由现时划一收取180元,变成两级制。现时,到急症室求诊的市民要先经护士进行分流,按病情分为五级。据悉,新收费下,经分流被评为危殆和危急的病人,可获免费诊治,但其他求诊者、占现时急症室求诊者近九成半的非紧急类,不单继续要付费,且要付更高的费用,收费料会介乎300至400元之间,与一般私家诊所的诊金相若。

急症室分流制度

危殆: 有即时生命危险,可获即时诊治

危急: 可能有生命危险,须在 15 分钟内处理

紧急: 情况严重但稳定者,在 30 分钟内处理

次紧急:情况较轻微但需处理,可以等候一段时间

非紧急:病情轻征及稳定,病人可以长时间等候,情况无恶化风险

急症室(夏家朗摄)

分五年落实收费改革

消息人士形容,不多于400元的新收费水平,相信是可令非危急病人不再因收费便宜而到急症室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且相信也是一般市民可负担的水平。消息又说,理解外界忧虑新制可能令前线负责分流的护士带来压力,所以新收费制度不会即时推行,既让前线人员有时间熟悉新制度,同时也要调整收费系统,相信最快也要半年后才会落实。政府拟分期五年逐步落实各项改革,以便社会逐步适应。

政府门诊也将引入检查逐项收费。(资料图片/廖雁雄摄)

门诊检查服务逐项收费 又拟引入“封顶”机制

除了急症室引入新收费机制外,公营门诊服务也会有新收费安排。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早前已表明,日后门诊的检查服务如磁力共振、电脑扫描等检查服务,也会实施逐项收费。卢宠茂也曾表明,检查服务收费水平必定会是市民可负担的水平,政府可以把因此而获得的额外收入,投放于其他医疗服务之上。

由于,急症室采用新收费模式,加上门诊的检查服务又引入逐项收费,为免让加重长期病患市民的压力,当局又拟引入“封顶”机制,即一年合共支付一个指定数额。

政府多次强调,收费改革是为了善用资源,把资源用于最有需要的市民身上,卢宠茂也曾表明政府的医疗拨款不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