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营医疗收费|卢宠茂:分五年推改革 额外收入全用于提升安全网
政府预计最快本月内公布公营医疗收费检讨结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接受报章访问时披露,是会分五年推行医疗收费的改革,根据实施效果和市民反馈逐步调整,确保能平稳过渡。他强调,政府对医疗服务的拨款开支不会缩减,但会重新合理化分配,构筑更大、更厚、更密的安全网,集中针对贫、急、重、危四类人士,包括降低经济困难人士的医疗费用豁免门槛;有经济能力的中产,如属急、重、危类,也会强化保障。
他又承诺,医疗收费调整后额外的收入或节省的开支,将全数用于提升安全网。
政府目前对公立医疗系统的资助率约97%,市民只承担2.2%。现时急症室收费划一180元,但每位病人平均成本为2400元。卢宠茂在《文汇报》专访中,形容即将公布的检讨结果是香港医疗深化改革,回应了两会精神。他又表示,收费调整会分5年推行,根据实施效果和市民反馈逐步调整,确保改革能够平稳过渡,并最终实现共付比例合理化。
他指改革永远在路上,要把医疗服务优化、将错配资源重新调整,善用经济及人手资源,令医疗系统可持续发展,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卢宠茂重申不会削减医疗投放 建更大更厚更密安全网
他强调,公营医疗收费改革会坚持:不会削减政府在医疗的投放,但会重新分配资源;集中考虑在容易出现浪费的项目,提升共付比例,引导市民善用医疗资源;最终为全香港750万市民建立更大、更厚、更密的安全网。
他承诺,推行医疗收费调整后的额外的收入或节省的开支,将全数用于提升安全网,主要针对贫、急、重、危四类人士。贫是指降低经济困难人士医疗费用豁免门槛;急是指急症室危殆和危急患者考虑费用豁免;重则是针对如中风等严重长期病患;危是对于癌症等慢病,考虑将更多创新药物加入资助药物安全网。
卢宠茂指出,现行综援人士、高龄长者生活津贴人士等弱势群体的减免机制继续有效,及进一步降低减免门槛。除了经济困难市民外,不少中产或因病致贫,这正是本次医疗收费改革的关注重点之一。
早前有消息指,政府拟在急症室引入两级制收费,急殆和危急病人会获䡥免收费,至于紧急、次紧急和非紧急者则可能要缴付高于现时180元的费用,拟议的收费可能与私家医家收费水平相若,介乎三百至四百元之间。
对此,卢宠茂称,急症室收费调整不会成为市民经济负担,不会占市民医疗开支里或者总体开支中重要的部分。政府将加强公众教育,改变市民就医习惯,减少滥用急症室,并推动基层医疗服务作为轻症的首选。
除了急症室收费外,政府又拟在公营的门诊的检查项目,例如磁力共振等,引入逐项收费的安排。而卢宠茂早前也确认正研究此安排,但强调检查逐项收费的安排不适用于急症室和入院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