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指七成重建户收钱后买新楼 仅逾六成原区居住

撰文: 梁德伦
出版:更新:
韦志成在网志表示,收购补偿的机制行之有效。(资料图片)

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撰写网志,重申现行的收购重置津贴已合理,尽量让居民满意,但同时要注意符合谨慎理财原则。他又透露,有七成三重建户收取市建局的收购补偿后,购买了较新的单位居主,但当中仅六成三人是“原区重置”,其余住户则因为不同原因要搬到其他地区居住。

韦志成表示,市建局过去几年在已推行的59个市建局重建项目中,约有12,000户业主和租户获得现金补偿或公屋安置,并称上任行政总监一职不足半年,已先后收到多封受重建影响的居民寄来,感谢市建局同事细心投入协助改善住屋环境的来信。

不少受重建影响的住户都批评补偿方案不足,惟韦志成强调要谨慎理财。(资料图片)

市建局需谨慎理财

对于近年市建局被批收购重建的标准,未足让业主在同区购买7年楼龄住宅,韦志成重申,现时收购准则是委托7间独立测量师行评估,令自住业主除了其被收购单位的市值金额之外,另有一笔现金津贴以协助他们在收回单位的邻近地方购买较新重置单位,强调多年来行之有效。他又称,理解受重建影响业主对收购价的期望,但市建局在提出合理而尽量让居民满意的收购金额时,也必须谨慎理财。

韦志成又指,市建局分析了14个近年完成收购及迁置工作的重建项目,在322名愿意提供资料的自住业主当中,有73%受访者在取得市建局的收购补偿后重置了较新的单位居住,有19%选择租楼居住,亦有8%选择与家人同住。而在重置单位的业主当中,有63% 在同区购买了物业继续居住,也有37%的业主因为不同的原因选择搬往其他地区,当中最常见的包括长者搬到较近子女和孙儿居住的地点方便照应、家长配合孩子上学和工作的需要等等。

他强调,明白业主重置居所会面对不少问题,市建局会因应业主的情况,作出处理,例如延迟交楼日期。他又称,市建局亦特别向业主支付楼价三成的订金,较一般楼宇买卖的一成订金为多,让业主在资金运用上更灵活。

此外,韦志成称市建局是推动市区更新工作并同时肩负社会责任的公营机构,在规划项目和执行实际重建工作的过程中,须顾及社会的整体利益,也要尽量顾及个别人士的需要和诉求,当中要找到平衡点,说易行难,存在的挑战实在不少,也非单靠市建局所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