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早餐有助学生成绩? 侯杰泰回应坊间质疑
中文大学近日一项研究发现,习惯食早餐的学生,在TSA(全港性系统评估)的成绩比不食早餐的学生优秀,相当于多接受1.5年教育。外界反应回异,有提倡学校推动食早餐;也有质疑报告结论夸大成效,研究未有严谨论证。
负责研究的中大教育心理学讲座教授侯杰泰建接受港台《千禧年代》访问时称,指研究已考虑各种不同影响学生成绩因素,并作出多角度分析,例如社经地位等,但结果影响不显著;而未有采纳对照组是因为非教育研究惯常做法,同时涉及道德考虑。他未有正面回应研究是否“急进推论”及“粗疏”。
研究以问卷方式,访问了1.5万名中、小学生及1.2万名家长,附以2015年全港性系统评估(TSA)作分析,发现食早餐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有重大影响,有食早餐的同学学业表现较佳。外界质疑调查是否具科学性。
(1) 研究结论是否“急进推论”?
侯杰泰在电上受访时未有正面回应,他指研究已考虑各种不同影响学生成绩因素,并多次重申背后已作出多角度及深入分析,例如社经地位、性别、父母因素等,但最终显示对结果不显著。他又指,今次研究系呼应相关的医学研究,结果“并不是惊天动地”。
侯亦经中大教育学院教育数据研究中心作声明指,研究亦检查“好孩子既吃早餐又勤力读书”等其他解释是否更合理,但数据结果显示与食物种类效应不吻合。总括,他表示经计及以上分析、其它调查及医学研究后,仍一致得出早餐对学生成绩的功效。
(2) 为何未有采纳对照组?
侯杰泰是次非教育研究惯常做法,因为涉及人的研究涉及道德考虑,“要叫学生3年不会食早餐从而睇有咩正面及负面影响,我们不会做,咁会过唔到道德委员会。”他指,一般会用周遭证据推论及控制影响研究的多个因数如家庭背景等,以检视早餐对成绩是否仍有影响,“如家庭背景好,就会扣几分,扣几多分就用统计学计算”。
(3) 研究简单提供食物组合功效,为何未有仔细分析什么食物会对学生成绩健康较好?
侯指,事次研究主要是提供香港学生食早餐的习惯数据,并不是特别研究早餐食物种类及份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他认为详细可参考营养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