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会支持发牌屯门3线面师 续关注09年普查以外工匠

撰文: 黎静珊
出版:更新:
屯门区3名线面师可获发牌。(资料图片)

食环署提出签发固定摊位(工匠)小贩牌照,屯门区内3个线面师终闻佳音,区议会环境、卫生及地区发展委员会今日(25日)通过发牌建议,线面师可原址经营。纵然如此,议员对署方选人选址提出不同意见,尤其认为署方以2009年街头工匠调查作为基础已经过时,要求跟进区内未获发牌的补鞋匠。

区内一名补鞋匠却未获署方考虑发牌。(蔡正邦摄)

恒福区议员朱顺雅在会上,引述线面师好姐指担心“同行如敌国”,不愿意在同一地方设立两个线面位置,以防日后出现纠纷。另外,她亦表示设摊的鹿苑街,尚有一名未获署方发牌的补鞋匠“梁伯”,从而质疑食环署选人标准,要求跟进。

与会的食环署代表解释,署方根据2009年街头无牌经营工匠业务的商贩实况调查,识辨并向各区工匠小贩发牌,强调没有空间容纳09年调查没有涵盖的小贩。他否应当时调查有疏漏,但署方仍然继续观察情况,如确认工匠小贩经营情况不构成阻碍,将会再作评估。

委员会主席龙瑞卿要求署方跟进“梁伯”的情况,通过建议后,署方将于大会报告。根据食环署建议,屯门区3个线面摊档位,将设于新墟仁爱广场对出天桥底,以及中华厂商会蔡章阁中学对出行人路,经营面积不得超过1.2米乘0.9米。

线面师阿凤终可走出冷巷,攞正牌摆卖。(资料图片)

线面师阿凤本来对发牌抱有质疑,今日听闻获区议会通过都难掩喜色。她指出鹿苑街冷巷当风,天气冷时容易感冒,生意转差,如今获发牌于当眼处摆档值得高兴。她指出“梁伯”的补鞋档正正于其档口不远处,相信梁伯未获发牌,与当时未有参与调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