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蒸汽火车卡送到铁路博物馆 见证两个不同动力年代

撰文: 黄伟伦
出版:更新:

长近20米、高近5米、重量32吨,有近百年历史的313号蒸汽火车卡,于今年5月底,成功从长沙湾船厂,运送到大埔铁路博物馆。《政府新闻网》今日(11月1日)讲述运送过程,文物修复办事处馆长谢志远表示,是次运送是香港的博物馆,历来最大型的陆路运送文物项目,期间需考虑每个弯位,是否有足够空间转向,街道阔度是否足够等,路线需要特别安排,不可经隧道运送,最终走过约60公里路,到达铁路博物馆。文化博物馆一级助理馆长曾志雄亦称,313号火车卡见证了两个不同动力年代,先是蒸气机车带动卡,后来是柴油推动,认为是港人集体回忆。

长沙湾船厂有维修大型铁器文物的经验 一度交予修复

313号火车卡于1921年投入服务,属三等车卡,有近百年历史,当年主要行驶尖沙咀至罗湖段;到1980年代初,九广铁路全面电气化,313号才正式退役。谢志远表示,313号是香港车龄第二大的火车卡,退役后已存放在户外地方十多年,有不少损坏之处,由于船厂一直有维修大型铁器文物的经验,地方又较大,故车卡之前于长沙湾船厂修复,例如去除锈蚀部分、重新涂上油漆等,再送到博物馆。

谢志远表示,是次运送工程,是香港的博物馆运送文物历史上,最大型陆路运输,火车卡长近20米,相等于近两辆双层巴士,而且高四、五米,重量达32吨。他续称,运送时需仔细考虑路面每个弯位,是否足够用以转向,街道够不够阔等,并构想不同情境及风险,以订出运输方案。

运送过程长达60公里 吸引不少“铁路迷”守候

运送路线方面,谢志远指,经运输署批准下,于凌晨1时出发,但由于车卡太大,不可经隧道运送,最终经青葵公路、屯门公路、新田公路、上水及粉岭,才到达大埔,全长约60公里。他又称,到达博物馆前的一小段路,由于路面狭窄,又有多名“铁路迷”守候,故工作人员需相当小心;最后到达时,更要将车卡与预先送到的转向盘接合,安放在展览位置。

文化博物馆一级助理馆长曾志雄表示,313号火车卡见证了两个不同动力年代,先是蒸气机车带动卡,后来是柴油推动,直至80年代初,九铁全面电气化方告退役,相信不少长者亦曾坐过313号火车卡,认为是港人集体回忆,“可隔代与孙儿,介绍从前发生的人和事”。

313号火车卡已于铁路博物馆永久展示,不过由于疫情关于,市民暂时不可进入车厢。

▼10月30日起食肆和表列处所的放宽措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