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大坑战前唐楼耗两个月还原本貌 上海批荡重见天日
冷冰冰的建筑物无声诉说历史,唤醒渐被遗忘的城市记忆。日复日、年复年,一幢幢旧建筑在推土机辗压后消失,只能用残垣唤醒公众关注历史建筑议题。
座落大坑第二巷的一所战前唐楼,已获古咨会评为二级历史建筑,过去曾被髹上粉红色,其后又被黑色油漆覆盖,最近由新租客还原。
历时两个多月,最终令大部分“上海批荡”重见天日。负责复修的建筑历史学者黎隽维称,原有的上海批荡能够反映当时社会文化,“(涂上颜色)基本上玩完。”他又称,不少私人历史建筑物因业主缺乏保育知识、加上缺乏资金,往往破坏了原有上海批荡,期望政府给予更多支援,“如果你问我,只系差政府政策,其他每一个环节都齐备。”
与热闹的铜锣湾区相比,走进大坑区更觉份外宁静,区内不少唐楼已屹立多年。于第二巷的一座战前唐楼,建于1930年,属于私人业权物业,2010年被评为三级历史建筑,惟于2016年被化妆店租用后,将其外墙涂上粉红色,当时惹起社会争论。
上海批荡反映中西文化混合
“(涂上颜色)基本上玩完。”负责复修工程的建筑历史学者黎隽维说,这个年代的建筑物使用了上海批荡,即是一种混合碎石、英泥的工艺,令建筑物看似用石材建成,常见于20至30年代的建筑物。“上海批荡有对于现代中国的幻想,反映广东师傅手艺,加上英泥本身系外国事物。”于他而言,眼前的战前唐楼,价值在于它如何反映华人追求西方事物,“文化嘅价值,大过系咪属于手工精致或者美仑美奂。”
用了近两个月铲去旧有油漆,将原有的上海批荡复原,黎隽维说难度在于要有运气,“洗油漆比较令人挂心,好睇运气,随时可能洗到一半已经洗唔到。”他解释,不同油漆需要配合各种化学用品溶解,期间师傅要尝试用数种物料清洗,配以钢丝人手擦去油漆,最后再用水枪喷洗,“最坏打算系洗到一半已经洗唔甩。”
【历史建筑】古咨会主席苏彰德:保育由民间讨论“更到肉更直接”
作为建筑学者,他指近年社会对保育的讨论渐趋成熟,无论关注度、工人数目均较10年前有所提升,惟独缺政府的支援。他指,不少私人业主难以接触保育相关的建筑师、学者等,又误以为保育工程收费高。他认为古咨会可加强统筹角色,方便私人业主处理建筑保育,而政府亦应检讨现有涉及改装历史建筑的条例,如因应个别建筑物情况,作出合适的豁免安排。